等寫了十幾行內容的時候,會議室的人已經看不懂了。
王浩還在繼續用筆寫著,他的手部動作不間斷,到後來甚至連思考都沒有,就彷彿像是對照什麼內容在抄一樣。
一行。
又一行。
直到寫了半個大白板兒的內容以後,他列出了一個代數的數列組合,再用之前的函式做了一個計算,得出了最後的結果。
王浩寫完了以後,再從頭到尾審視一遍,輕呼了一口氣,轉過身道,“有百分之34的可能性,F射線強度為6.8。”
“其他強度可能在6.6到7.9範圍內,機率上來說,基本上呈現均勻分佈……”
這一刻,會議室安靜下來。
所有人都在消化著剛才的事情,他們根本沒有想到,F射線強度還能夠用數學方法進行精準的預測。
最重要的是,王浩做計算只用了不到十分鐘。
他在中途新增了一些其他的實驗資訊,比如說磁場強度、鐵的磁化反應資料等,也就導致分析變得更加複雜。
在後續的計算過程中,他還迅速的求解了一個複雜方程。
那真的是一個複雜方程,當寫出來的時候,其他人都沒不知道該怎麼求解。
他們是做實驗物理,但數學水平也是不低的。
王浩很輕鬆的求解出來了。
“這就是差距啊!”
“如果不是剛才,我都差點忘了,王院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數學家,數學分析就是他的老本行啊!”
“對啊,我記得最初知道王院士,他有好幾個研究成果都和數學分析有關。”
“有效與無關進位篩選,不知道嗎?”
“聽過,太複雜了。”
向乾生忍不住小聲嘆道,“我和顏靜、肖新宇,還一起研究了好半天,早知道讓王院士計算就好了。”
“那你們怎麼不計算?”
“水平不夠啊!”
王浩沒理會其他人的驚訝,而是在思考‘6.8’這個數值。
F射線的強度預估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夠製造出趕超F射線強度的力場,又或是以新技術製造出同等強度的F射線,新技術就可以確定趕超了老技術。
那麼他們就可以放棄老技術。
現在研究組採用新技術,製造的強湮滅力場的強度為‘4.23’,已經接近了老技術螺旋力場內部的強湮滅力場。
如果加入強磁場排斥手段,就可以繼續提升力場的強度,以同樣的技術方式,也可以製造出F射線。
只是強度……
“這是不確定的。”
王浩認真說道,“兩種不同的方法制造的F射線,受到強磁場排斥效果可能存在差異。”
“原本的技術,強湮滅力場內部是反重力場,而現在就只有強湮滅力場,外層可能存在的反重力場,暫時還檢測不出來。”
“所以,接下來依舊是繼續提升強度。”
“不過同時,我們也要準備加入強磁場排斥手段,可以向高能所那邊定製特殊的磁場發生裝置了。”
……
當研究組正投入到繼續研究中時,科技部門派人過來找到王浩,說起了一階鐵材料訂單的問題。
兩家國際大型材料企業訂購大量的一階鐵材料。
之前談判已經破裂了。
因為無法一口氣拿出25克一階鐵材料,兩家企業就要求購買含有一階鐵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