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就可以製造出強湮滅力場!”
王浩思考著眼前一亮,馬上轉身朝著外面走去,他要去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確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我們要做材料的基礎研究,反重力的基礎實驗!”
“要找到一種材料,可以在沒有進入超導狀態前,就能製造出反重力場!”
“這對於強湮滅力的研究至關重要!”
“……”
王浩說明的研究方向,讓好多人感到驚訝和詫異。
在他們看來,反重力場本來就是超導狀態製造出來的,又怎麼能在未實現超導狀態時,就製造出反重力場?
何毅、向乾生、顏靜等人都明白過來,因為他們曾經做過這個研究,甚至更深入一步,是去找一種材料,能在臨近超導狀態時,製造的反重力場強度更高。
後來國外有團隊有了發現,王浩也以此完成了半拓撲體系的構架,研究就沒有繼續下去。
“這個研究竟然和強湮滅力有關?”何毅聽著感到有些不可思議。
王浩很確定的點頭,“沒錯,這能幫助我們解決間歇性問題。”
“現在的要求並不高,只是製造出反重力場,也不要求強度更高。我們可以用最基礎的裝置,多測試一些材料。”
“明白了。”
何毅、向乾生等人一起點頭,他們都知道該怎麼做了。
……
王浩確定下來的新方向,想要拿出成果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研究只是對各種材料進行測試,使用的也只是最基礎的反重力裝置,要做的就是不斷的進行實驗。
每個人都知道該怎麼做,需要的也只是時間而已。
現在只需要等結果就好了。
王浩只是說明了方向,並沒有第一時間插手到實驗中。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開放式超導電動機的設計完成,各個定製的部件被運送到了西海大學的機械自動化實驗室。
之所以運送到機械自動化實驗室,主要是因為實驗室有完善的測試裝置,等測試全部完成確定可以長時間穩定執行,電動機才會被運送到反重力飛行器的實驗基地。
超導電動機的組裝並不算複雜,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完成了,隨後就準備進行整體的測試。
測試工作大部分還是由反重力飛行器組的人完成。
啟動、轉速檢測、功率輸出控制、最大轉速,好多項的測試工作,一步步的慢慢進行著,大量資料被記錄,電機也在測試中,不斷被修正完善。
每當發現一個問題,王浩馬上就組織相關人員著手解決。
這樣的工作持續了一個多星期,電動機已經能夠正常執行,並可以穩定控制轉速、輸出功率。
下一步就是進入到‘持續運轉檢測’,就是讓電機進行長時間運轉,看是否會出現什麼問題。
王浩想起了開放式超導電機的設計人首都大學的竇延教授。
之前在首都大學和竇延教授談開放式電機問題時,竇延就很感興趣的表示,希望等電機制造出來以後,能過來看一下實物,畢竟是他自己的設計,還是想能親眼見到,依靠設計製造出的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