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電力供給問題,也就是能源動力系統。
滕建軍對此非常的驚訝,他本來以為會看到連線電線的反重力飛行器,結果看到飛行器單獨存在,並沒有連線地面線路,「你們這個新的飛行器是用的電池?」
王浩微笑點頭。
「SMES?」徐保功立刻反應過來,他說起了四個字母,還非常的驚豔。
王浩道,「準確的說是,是SMES電池技術。」
「不是一樣嗎?」
在多數人看來,兩者的意思是相同的,使用的是SMES電池技術,自然就等於是SMES電池。
這樣的理解也沒有問題。
當得知使用的是SMES電池,立刻就一群人圍住了劉明
坤,好多人問題非常專業的問題,「王院士的組已經能製造出SMES電池?」
「功率怎麼樣?充電量有多少?」
「效能穩定嗎?」
面對一大堆類似的問題,劉明坤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當然對於引數非常瞭解,但也只能還會應對,因為涉及到了保密問題。
因為相關的技術並沒有進行上報,可能就存在很多保密相關的問題。
哪怕面對的是考察的專家組,回答專業問題也要謹慎。
其他人也明白,有一些資料是不能公開說的,也就沒有繼續再去追問。
接下來就是正式測試了。
早在兩天前,測試實驗的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就等待專家組到來進行實驗了。
所以當宣佈測試正式開始的時候,研究組的人員有條不紊的開始工作,首先就是把反重力飛行器運送裝配間外。
動力飛行器的保護減震支架沒有開啟,是用一輛超大型卡車,牽引拉拽著支撐板,直接拉拽到了外面的空地。
一大群人則站在裝配間左側的小樓前,遠遠看著飛行器進行升空測試。
這次的測試簡單來說就是讓飛行器啟動,慢慢的懸浮到空中二十米,隨後一直保持平衡超過五分鐘,再開啟電力推進器,進行橫向移動測試。
等完成了橫向測試工作以後,就會控制飛行器降落在固定的位置,但依舊不會讓飛行器自主降落,而是把各種保護裝置放在下方。
雖然聽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但實際上,還要同時進行一系列的測試工作。
比如,要在懸浮過程中開啟下方的艙門。
比如,倉體內會放置幾種動物,來看動物是否會受到影響。
再比如,SMES電池端要進行輸送功率的穩定性測試。
當然中途也少不了平衡性測試,電子系統更要保證穩定性,檢測到問題後續都會修正。
等等。
這一次實驗測試工作,主要就是以上的內容。
在幾十、上百人的矚目下,飛行器開啟了電力推進器,隨後慢慢的漂浮起來,上升的過程中就給人以非常震撼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