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
王浩想了想,覺得也沒什麼不可說的,「我們現在正在論證一種弱化的霍奇猜想,希望能夠把半拓撲的構造,和代數幾何直接聯絡在一起,也就是尋求以代數的方式,對半拓撲做出表達……」
在王浩進行解釋的時候,高振明聽的完全愣住了,他腦子裡不斷想著一
個詞彙
小研究?小成果?
那可是霍奇猜想,是站在數學最頂端的研究,即便是聯絡半拓撲和代數幾何,也同樣是站在數學最頂端的研究。
這怎麼可能是小研究、小成果呢?
同時,高振明聽著內容也對研究很感興趣,很可惜的是,他肯定無法直接參與其中了。
但也可以循著路線,展開微觀形態領域的簡化表達工作。
這確實是個很不錯的方向。
……
第二天上午八點鐘,學部會議現場已經有很多人了。
王浩、鍾明初以及高振明坐在一起,等待著馬上要進行的學部評委會內部稽核。
學部評委會的內部稽核,簡單來理解,就是做一個面試,面試官都是學部評審委員會的人,他們會考察候選人的履歷,在專業領域詢問候選人問題。
學部評委會的內部稽核,一般來說,不會直接刷下候選人,但內部稽核表現還是很重要的,因為學部評委會的人也都是院士,都有資格參與後續的學部會議終選投票。
學部會議終選參與人數總計六十多人,而學部評委會就有十幾票,表現好爭取到十幾票,透過學部會議投票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
正因為如此,等待參加學部委員會內部稽核的候選人們,還是感到有些緊張的。
包括高振明、鍾明初,都可以說是一方學術大佬,但坐在這裡依舊感到緊張。
同時,他們也擔心委員會的稽核。
一般來說,學術委員會並不會刁難候選人,但想要表現好,和運氣也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提問多的委員會成員,和自己處在同一個領域,表現自然會非常的好。
否則,就可能表現不好。
隔行如隔山。
如果裡面沒有和自己同領域的院士,即便是知識內容再豐厚,想要做出解釋,讓其他人聽明白都是很困難的。
王浩倒是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因為他知道自己來這裡,甚至只是走了一個流程,根本就沒有被卡的可能性。
所以他非常淡定的坐著,還安慰起了其他兩人,說道,「今年數學類就只有我們三個,不用擔心了,你們都是第一次參加吧?「
「我應該是第一個進去,提前過去幫你們看看情況。」
「好!」
「我等著了。」
高振明和鍾明初有些期待的一起說道。
很快。
學部委員會的內部評審就開始了,第一個叫到名字的就是王浩,通知的人非常客氣,「王浩教授,開始了,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