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承壓測試?論文和報告,保羅菲爾:湮滅理論是虛假的騙局!
你有什麼實驗方面的需求,可以和我們高能所說,我們的正負電子對撞機還能用,你也知道譜儀探測專案,至於粒子對撞機專案……”
“咱們線上就不談了,我們下個月陵城見。”
……
王浩和胡厚榮通話以後,倒是覺得對方人還很不錯。
其實粒子對撞機專案,具體支援還是不支援,個人角度不同,看法也是不一樣的。
站在一個量子物理專家的角度,基本都是持有支援態度的,尤其是那些專門做實驗研究的,像是高能所的學者們,他們怎麼可能反對大型的粒子物理實驗專案呢?
這就好像是做普通的實驗研究,有更好的實驗工具、實驗環境,對於研究成果,甚至能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實驗物理學家們,連個實驗室都沒有,還讓他們怎麼做實驗呢?
站在國家角度上來講,那就是官員考慮投入“值不值得“的決策問題了。
王浩還是搖搖頭。
這種超大型專案的問題,他已經有了參與決策的資格,也知道自己的意見很重要。
他還是不想發表看法。
作為一個純粹的學者,他還是喜歡投入到研究中,而不是去思考和自己幾乎無關的內容。
現在直接相關的就是新的理論研究。
就像是黃金時段的新聞報道所說,他的研究很可能開啟一個新的理論。
這就是湮滅理論。
王浩一直希望能夠完善湮滅理論,但因為找不到湮滅力和其他三種基本力之間的關係,也就無法以現有的量子物理理論,來作為湮滅力的數學基礎構造,想要完善底層數學基礎,就會非常的困難。
他仔細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建立一個任務。
即便是難度非常的高,因為是獨屬於他自己的理論,和超導機制的研究直接相關,還是要進行研究的。
建立任務
【任務三】
【研究專案名稱∶構建湮滅理論的數學體系(難度∶S+)。】
【靈感值∶0。】
“又是S+?”
看到任務的等級難度,王浩倒是沒有感到意外,卻發現自己似乎一直在挑戰高難度。
“任務一“是楊米爾斯方程的研究,難度等級達到了“S+“;“任務二“是構建單方向的半拓撲體系,難度是S級別。
現在又是一個“S+“的構建湮滅理論數學體系。
“這樣看起來好像構建半拓撲體系還是最容易的。”
“是因為應用物理的數學理論研究,要比微觀物理的理論研究……簡單?“
王浩用力扯了扯嘴角,想到自己和比爾卡爾、林伯涵一起的研究,很長時間都沒有進展,頓時感到有些鬱悶。
研究,真的是太難了!
……
很多人都在討論王浩最新的研究,而大學裡的普通學生討論更多的是丁志強。
王浩,似乎距離他們太遙遠了。
丁志強也是學生,自然有一種親近感。
王浩在公開接受採訪的時候,說起了丁志強的名字,丁志強也跟著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