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部落格上發表的內容並不完全,很多學者希望能看到完善的內容。
王浩也是準備這麼做的。
既然研究已經被實驗證實了,自然就沒有發表的問題了。
他已經(本章未完!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帝的決定?上帝都要被氣哭了!
收到了好幾家頂級學術期刊的發表邀請,其中包括最有影響力的《科學》、《自然》,還有合作比較多的《數學新進展》。
其他期刊的發表邀請,王浩是暫時不考慮的。
一則是,合作比較少。
二則是影響力相對就小了一些。
王浩分別看了三家學術期刊的邀請,有些苦惱的嘆道,“這個研究不知道該發表在什麼期刊上啊?”
選擇,是很困難的。
《科學》、《自然》,都是最有影響力的學術期刊。
《數學新進展》則是合作比較多,他和布魯斯普利策也是老朋友了,而且他的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是數學內容,發表在數學期刊上也是沒問題的。
張志強有些疑惑的問道,“投稿《數學新進展》不就好了,你們不是經常有合作嗎、現在國際上都有這麼多報道,估計審稿也很容易吧?“
他還以為王浩是因為“以湮滅理論成立為假設,擔心審稿不過關,
王浩愣愣的張了張嘴,還是繼續重複了一遍,“我只是……不知道該發表在什麼期刊上啊?”
他說完才意識到,好像和剛才說的一樣?
張志強也聽愣了。
他仔細琢磨了一下,還是有些不理解,轉過頭問向羅大勇,“你聽懂他的話了嗎?”
羅大勇正站在窗邊,半仰著頭盯著天邊的雲,好半天才回了一句,“我們的境界已經不同了。
“什麼?”
張志強忍不住吐槽一句,“還境界不同,你當是修仙啊!”
......
王浩不斷忙著回郵件。
有些郵件只是看一下,有些郵件則是要回復的。
比如,迪迪埃馬約爾。
迪迪埃馬約爾恭喜王浩最新的成果,順便吐槽了他有成果不找自己,“我前一陣子還和你說過,有什麼想法一定要告訴我,結果你只是在你們國家的一個網站釋出了新的研究內容。
馬約爾確實很鬱悶。
他覺得自己是最接近驗證王浩研究的人。
如果能提前知道王浩的研究,他一定會認真帶領團隊去做特別驗證,而不是靠核子組織一起研究驗證。
王浩則是回了幾句話,“我也感到很意外,但即便告訴你也晚了,當時你已經準備參與實驗工作了。”
即便馬約爾相信王浩的研究,他即將參加新實驗的資料分析工作,也不可能有時間專門去驗證王浩的結論。
這個結論也不是一個團隊能夠驗證的。
然後是邱成文。
邱成文也發來了郵件,是說修改一下數學家大會的報告,“你做這個最新研究的報告就好了楊米爾斯方程,被實驗驗證的研究,肯定很轟動。
邱成文和王浩已經很熟了,對方的語氣也就和朋友說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