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問道,“你們有什麼好的想法嗎?”
他只是出於教學的角度,去讓學生髮揮想象力去思考。
海倫說道,“是否可以從最新的發現入手,比如說希格斯玻色子?最前沿的研究,也許能帶來新的靈感。”
“也許可以吧。”王浩聽著點了點頭。
許傑則是道,“要不就把那些已經完成的研究綜合一下?”
王浩扯了扯嘴角,“怎麼感覺像是湊論文,你可不能這麼幹。”
陳蒙檬道,“不一定非要看其他人的研究,那樣想法就會受到影響,還是慢慢來,王老師,這種研究想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想到的。”
每個人發表了一句建議,最後輪到了丁志強。
丁志強不知道說什麼,他低頭看向紙上的楊米爾斯方程以及一些引數的解釋,猶豫著說道,“王老師,要不,就試著解這個方程?”
“呼~”
許傑長呼了一口氣,終於有一個比自己更差的建議了。
楊米爾斯方程?
求解?
開什麼玩笑!
這個方程要是能夠直接求解,其他數學家早就完成了,只針對方程本身做研究,根本是不可能的。
王浩倒是聽的眼前一亮。
系統也有了提示,【任務一,靈感值+2。】
很好!
王浩滿是讚賞的看向丁志強,他還用力豎起了大拇指,“丁志強,你果然是個天才!“
“————?“
丁志強滿頭霧水,其他人也都很不理解。
王浩則是耐住心頭的激動,解釋道,“剛才丁志強提醒了我,不一定要去研究整個理論,那實在太複雜了。”
“我現在需要找一個切入點,方程本身就是切入點!”
他想明白了。
楊米爾斯理論牽扯的內容太多了,量子物理體系博大精深,粒子標準模型都是以楊米爾斯理論為基礎構建出來的。
從量子物理體系中尋找入手點,就實在太過複雜了。
他擅長的本來就是偏微分方程,尤其是偏微分方程的求解,他研究過很多種偏微分方程求解以及性質,還完成了NS方程的研究。
楊米爾斯方程,拋開物理意義不談,也只是一個非線性偏微分方程。
如果只談對於偏微分方程的理解,全世界還有人比他更擅長嗎?
他可以拋開復雜的量子物理問題,直接把楊米爾斯方程,當成一個普通非線性偏微分方程,以純粹的數學方法來分析。
這樣就簡單多了。
雖然研究不一定能有結果,但因為方程的每一個引數都和量子物理掛鉤,單純分析方程本身得出的結果,也可以再進行物理性質的分析。
王浩暗暗想著,“怪不得直接提升兩點靈感,確實是個很好的方向!”
“丁志強,果然是個天才!”
“……“
(求月票)
看《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518進行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