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聚餐的氣氛很不錯,同事和朋友之間吃吃喝喝,談一下學校和身邊的事情,也能享受一下熱鬧的氛圍。
王浩對這種生活很享受。
他真正的休息了一段時間,過了一個輕鬆的春節假期。
節後,工作重新開始。
新年新氣象,梅森樹實驗室迎來了新人。
田虹早早的就來報道了,她辦理了入職手續就來了實驗室。
王浩給田虹辦了一個小小的歡迎儀式,也給其他人正式做一個介紹。
梅森數實驗室還是很缺少人手,真正做數學工作的只有王浩,鄭堯軍以及林伯涵。
現在多出了一個田虹,工作就能相對輕鬆一些。
實驗室主要工作就是和航天局合作的專案。
這個專案牽扯很多複雜的計算,並不是王浩一個人能完成的。
目前主力干將是王浩和鄭堯軍,理學院幾個老教授也加入了專案,尤其牽扯到微分方程的計算工作,他們能幫助分擔不少工作量。
田虹是幾何學的專家,做計算是完全沒有問題,而且水平還是非常高,她可以和鄭堯軍一起擔任主力。
在田虹入職當天,王浩就和她說起了專案,“我們這個專案是和航天局合作的,經費完全不用擔心,只是牽扯到很多的計算。”
“核心部分的計算,是我們一起完成。你可以和鄭堯軍教授多聊聊,他對於專案很瞭解。”
王浩做了個簡單的介紹。
田虹很認真的聽著,心裡也感慨沒有來錯地方,類似的數學大專案是極少見的,想要參與其中都很不容易。
這種專案不是普通機構敢接的,即便是有實力也接不到,主要是因為不被信任。
王浩就不一樣了。
他是那種被信任的學者,才能接到這麼大的專案。
有了這個千萬級的大專案打底,最少經費問題完全不用擔心。
實際上,這還是王浩手裡最小的一個專案,他考慮後續讓田虹加入到半拓撲的研究中,但現在時間還是太早了,需要讓田虹先適應一段時間。
在田虹正式入職以後,很快又一個好訊息傳來,半拓撲構造的研究專案審批透過了。
因為牽扯到重點專案,而且是肯定要審批的專案,科學基金會那邊,申請透過以後就把經費打了過來。
王浩當即決定先發獎金,給林伯涵、比爾卡爾都發了二十萬人民幣。
這就是先期獎金了。
很多專案都是經費下來先發獎金,目的就是鼓勵科研人員繼續努力。
科研人員也是要生活的,獎金就是他們的額外收入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項。
等資金到位以後,研究自然就開始了。
不過半拓撲構造的研究,還沒有想法思路上的突破,王浩也並沒有著急,他開始了另一項研究,也就是楊米爾斯方程。
新的研究,還是要從學習開始。
王浩找了大量的論文資料,其中都是有楊米爾斯方程的研究,還包括幾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以及菲爾茲得主的研究。
其中的每一個研究,都需要不短的時間才能全部弄明白。
他倒是也沒有著急,只是耐心的看了起來,學習也是打基礎的過程,打基礎同樣能夠增加靈感值。
一個月時間,任務一的靈感值增加了5點。
相對於s+級難度的研究任務來說,只是學習一下就能增長5點,增長速度已經非常快了。
王浩也感覺有些詫異,因為他研究NS方程時,並沒有這種增長速度。
當時沒有思路的時候,幾乎是一點都不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