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恩再看向那篇文章,甚至感覺有些後怕,“該死的,它最好是永遠都不要再出現了!”
……
其實就和亞歷克斯布羅恩的反應類似,一項深入的物理發現,可不止是個研究發現,還會影響很多人。
王浩的研究內容針對‘CP破壞’,就有點‘直接掀桌子’的感覺,只要能證明空間湮滅力存在,一切有關‘CP破壞’的實驗,都會被證明是無用功。
不管是HyperCP實驗,還是譜儀探測實驗,繼續進行下去都沒有任何意義。
當然了,他們可以轉變方向去測定湮滅力。
這就是後續問題了。
王浩可沒想的那麼深入,他只是耐心的做分析研究,用了一個多星期,才完成了前面的計算機分析內容。
這個研究並不用擷取所有的資料,而是擷取一部分資料就足夠了,因為其他資料的分析得到的結論也會一樣。
後續的一個星期,他則在做更有難度的數學分析。
計算機分析只是得到一部分結論,他要根據這些結論做繁雜的數學分析,其中最有難度的部分牽扯到函式塑造問題。
這一部分內容就用了五天時間。
從完成S級難度的研究,一直到完成最後的分析,終於花費了十八天時間,成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他完成了所有的分析,發現了譜儀探測資料中,正負科西超子衰變過程中的異常訊號。
異常訊號反應的是,科西超子內部奇異夸克,訊號在某一時間節點的迅速下滑,甚至可以理解為瞬間消失。
這種消失是異常的,沒有經歷時間跨度,就迅速消失在空間中。
反應到分析裡,就是最終的衰變函式出現了圖形斷裂,彷彿是被用手抹去了後面的部分,跳轉式的變成了‘0’。
看著電腦上四十一頁的論文,王浩的心裡也產生一種巨大成就感,然後他想到了一個問題,“該怎麼投稿呢?”
這種針對大型物理實驗資料分析的研究,一般還是要經過實驗組的評審,差不多等於是做學術報告,隨後才會發表出來。
如果是直接投稿根本就不可能被接收,因為沒人能做實驗分析研究的審稿人。
他想了一下,就和張益方約了個時間,找了個空閒進行了視訊通話。
“張院士我做了個正反科西超子衰變資料的研究分析,證明實驗中存在訊號的異常消失,這種研究論文該怎麼發表?”
對面的張益方頓時驚住了,“什麼,你找到了異常?你確定嗎?什麼樣的異常?”
王浩解釋道,“就是訊號,異常消失,在某一時間節點,突然就沒有了,我認為這和一種空間的力有關。”
張益方聽的有點耳熟,試探性的開口問道,“你說的不會是那個空間湮滅力吧?”
“對啊,我根據公開資料做了分析證明,當然,真實發現只有訊號異常消失。至於空間湮滅力,你可以理解為,只是我對於這個異常的判斷,其他人也可以有其他判斷。”
張益方憋了一口氣,苦笑開口道,“我聽到你的說的訊息,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
“如果你的分析是正確的,不管怎麼去理解,對我們來說,結果都是一樣的。”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