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一,靈感值+1。】
【靈感值:100。】
原來如此!
當一個問題想通以後,一切頓時感到豁然開朗,他馬上開啟電腦文件做起了記錄。
這是門口突然傳來一個聲音,“王浩,打擾嗎?”
王浩抬頭看到是系主任周建春,開口道,“周主任,請進。”
周建春進了辦公室直接開口問道,“王浩啊,剛才我在樓下碰到了研究生院的曾廣祥,他讓我幫忙問一下,你明年要帶研究生嗎?”
王浩頓時恍然,研究生招生工作就要開始了,導師帶學生肯定要提前上報。
他問道,“能帶幾個學生?”
“你還真帶啊!”周建春有些驚訝的說道,“我就是過來幫忙問一下,一般碩導是兩到四個學生,你是第一年,我還是建議你少帶學生,最好就不要帶,數學研究也不需要學生幫什麼,多把精力放在研究上。”
周建春確實有些驚訝,因為王浩的數學研究成果斐然,肯定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研究上,他只是過來幫忙問一下,覺得王浩應該不會帶學生。
王浩確實很認真的做教學工作,但教學是給很多人講課,也是有固定時間的,帶研究生就不一樣了,要關心研究生的學習進度,要關心研究生的論文,等等,肯定會消耗不少的精力。
王浩很堅定的說道,“我早就想好了,肯定要帶學生,既然一般是兩到四個,那麼我就帶四個好了,這個要上報吧?”
周建春滿是不理解的點頭,然後說道,“我幫你和研究生院那邊說一下就可以了,他們會處理的。”
“好。”
周建春問了王浩以後就走了,他還是感到非常的疑惑,仔細想了半天,也沒有想出帶研究生有什麼好處。
對其他的教授來說,帶學生就和教學工作是一樣的,有學生也能幫忙一起做實驗之類,對自身的研究是有幫助的,而且多帶學生也對於職稱評級有幫助。
這些都和王浩無關。
因為已經有了很大的成果,他根本不需要擔心職稱評級問題,做的是數學理論研究,學生也肯定幫不上忙。
“沒有好處啊?”周建春仔細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道理,只能歸在王浩對於教學很重視,自身從事教學工作覺悟很高。
這也是學校裡很多人對王浩的評價。
……
在和周建春說了幾句,知道研究生院會處理問題後,然後就把事情拋在腦後,繼續專注於工作中。
他已經理清了頭緒,找到一種對資料分析的方法,記一下了內容以後,馬上開始編寫相關的程式,利用程式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
於此同時。
西京交通大學的金屬實驗室已經提交了專案成果報告。
因為是非常重大的基金專案,提交以後就有專家來檢視,發現他們是以常規的手段,製造出了1400抗壓強度的鈦合金,頓時感到非常的驚訝。
“這個彭輝,真可以呀,這麼點經費就能完成研究。”
“估計經費還沒用完吧?我一直跟這個專案的進度,還能剩下三分之一以上。”
“不錯,不錯,成果突出啊,看來距離結算也不遠了。”
幾個專家在簡單看了成果報告以後,都感覺稍微有些驚訝,因為專案審批的最初沒有幾個人看好,做科學基金針對專案的撥款經費是有限的,即便是有一定的研發水平,有限經費的支援下,想完成研究也很難。
現在能夠完成已經很出乎意料,他們就開始認真看起提交上來的報告。
有個專家正認真看著,忽然驚訝道,“你們人員名單裡,有一個特聘資料分析員,西海大學王浩?”
“這個王浩,是不是東港解聘的那個?總上新聞的那個數學天才?”
“還真是啊!”
“西海大學應該沒有第二個王浩了,特聘資料分析員,而且名字很靠前啊,排第四,比一個他們實驗室的研究員還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