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和地產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次的尖沙咀土地的拍賣,黃庭方父子明白這是他們信和地產是否能夠在香江站穩腳跟的根本。
所以在思考了一番之後,決定找來大馬的郭賀年一起組成公司,與香江的地產公司競爭尖沙咀的地皮。
郭賀年早就看中了香江的發展,尤其是楚歡起來之後,便更是如此了,郭賀年最近這兩年一直在尋找進入香江的機會,而這次港府對尖沙咀這片地區拿出來拍賣,正好給了郭賀年機會,於是在黃庭方找到郭賀年的時候,兩人一拍即合!
“今次的拍賣會,怕是一場龍爭虎鬥啊!”
郭賀年此時的正在半島酒店的客房內與黃庭方父子洽談,郭賀年此時站在半島酒店頂樓的窗邊,目光眺望東方,越過漆鹹道郭賀年彷彿看到了剛剛完成填海工程的尖東。
而他正是將自己在香江的商業版圖放到了那裡。
但此時郭賀年臉上的表情並不是很好,因為他們與李家城,沈弼是一樣的,得知了楚歡竟然要親自參與這塊土地的拍賣!
此時的香江乃至整個東南亞,沒有人敢小覷楚歡的能量。
“郭老哥,你跟楚歡的關係不錯,能不能打聽到楚歡對於尖東的這塊地,到底是什麼樣的想法?”
黃庭方坐在郭鶴年身後的沙發上,同樣是有些緊張的詢問道。
當初楚歡向自己提出想要收購一部分信合在尖東的地皮,黃庭方並沒有同意,當初本以為楚歡只是想要擴充套件一下他們公司在尖沙咀的地皮儲備,卻不想楚歡竟然也是對現在港府拿出來的這塊地感興趣。
郭賀年搖了搖頭,道:“我最近一直沒有見到楚歡呢,不過這種事情我想就算是見到了,楚歡應該也不會告訴我們的!”
相對於黃庭方,郭賀年與楚歡之間的關係就要顯得親密的多了,但郭賀年也明白,這一次是大家在商業上的正常競爭,即便是摻雜了自己與楚歡之間的私人關係,在這件事情上,也不可能有太大的突破的。
黃庭方也知道這種事情,聽到郭賀年的說辭之後,黃庭方也只能是無奈的搖搖頭。
“只要他的目標不是臨海的那一段地皮就好!”
信和地產與郭賀年相中的是尖東臨海梳士巴利道以北的那塊地皮,如果這次沒有楚歡出現的話,那麼黃庭方與郭賀年合組的公司將會拿下黃庭方相中的那片地皮,郭賀年在上面修建了自己的香格里拉酒店,而信和地產則是在那裡修建了尖沙咀中心,帝國中心,好時中心,永安廣場,南洋中心,及已經易名為明輝中心的尖沙咀廣場,這些龐大的發展,不但將紅磡和尖沙咀連成一片,而且將尖東發展成一個現代購物旅遊中心,奠定了信和集團的根基。
尖東區這一系列美輪美奐的商業大廈,是信和在香江的代表作和象徵。
如果說置地雄踞中環、九倉稱雄尖沙咀、希慎割據銅鑼灣的話,那麼信和則在尖東獨領風騷,“尖東地王”可謂當之無愧。
正因為這樣,信和地產後來亦易名為尖沙咀置業。
不過,信和與置地、九倉、希慎等老牌地產集團相比,在投資策略上有兩點明顯的區別:第一,信和地產以地產發展為主、地產投資為輔,因此除保留尖沙咀中心、帝國中心及幸福中心之外,其餘均推出發售。
當時,信和推出的尖東物業甚受市場歡迎,永安廣場更創造推出當日即告售罄的紀錄,轟動一時。
第二,信和發展地產物業,往往是配合大股東黃氏家族的私人公司進行,如尖沙咀中心,信和地產佔四成半權益,其餘五成半權益則由黃氏家族持有。
當然了,現在和另一個時空的發展不一樣了,因為楚歡的出現,信合還能不能在尖東獨領風騷那就不得而知了。
......
最後一家對尖東這片填海工程感興趣的公司就是怡和左膀右臂之一的九龍倉了!
此時的九龍倉還沒有被李家城,包鈺剛兩人惦記,與置地一樣,是怡和這個香江最龐大的英資財團重要的組成公司。
旗下有尖沙咀海旁,新界及港島的一些碼頭,貨倉,酒店,大廈,有軌電車,以及天星小輪,可以說誰擁有了九龍倉,誰就掌握了香江最重要的貨物裝卸、倉儲業務。
尤其重要的是,九龍倉在寸土尺金的尖沙咀海旁擁有極具發展潛質的大片土地,其時陸續興建成海運大廈,海洋中心及海港城等貴重綜合物業,成為尖沙咀區內赫赫有名的地王。
尤其是現在正在興建的九龍倉海港城更是被稱為‘亞洲最龐大及成功的綜合商業中心’,此時的海港城還在興建,具體完工要等到80年代初了,整整歷時10餘年的時間。
不過也正是因為九龍倉如此急速的發展,導致九龍倉為籌集發展海洋中心及海港城的龐大資金,曾先後多次發行新股及送紅股,致使股價偏低,股票大量流入散戶手中。
而九龍倉興建的商廈主要以出租為主,現金回流慢,盈利增長低,與大幅飆升的香江地價形成強烈反差,與地處繁華商業區、寸土寸金的尖沙咀的反差尤其強烈。
只不過在另一個時空,九龍倉興建的時候還隸屬怡和,等到海港城完全竣工的時候,這裡已經屬於包鈺剛了。
此時怡和的主席已經不再是亨利凱瑟克,亨利凱瑟克已經辭去了怡和大班的位置,自然也就不是置地與九龍倉的主席了,現在擔任置地,九龍倉主席位置的是現任怡和大班紐壁堅!
紐壁堅1934年生於津門,父親是怡和洋行天津分行的職員,紐壁堅在英倫接受教育,並服過兵役,爾後來香江怡和公司服務。
紐壁堅能講比較流利的國語,對粵語會聽不會講。
1966年,32歲的紐壁堅升為公司董事,今年任公司大班時才41歲。
他在怡和無任何背景,全憑實幹得以提升。
凱瑟克家族的人,都不願長期呆在香江,故大班常年為家族外人士擔任。
進入70年代後,怡和其實與和合國際一樣,將目光放到了海外,結果不僅是泥足深陷,而且處處觸礁,導致自己元氣大傷,這其實也為後來包鈺剛收購九龍倉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