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陳木盛後,章遠會依然感覺到難以置信:“哥,朱雀影業真的讓我管理嗎?”
“當然。我除了擔任像其他導演一樣的藝術顧問,哦,還有一個掛名的董事長,公司的具體經營就由你來負責。”
“那我該幹些什麼呢?我啥都不會?哥?”
“等《疾馳飛車》、《似水流年》上映後,先啟動A輪融資吧!這回朱雀影業估價1億,對外定向融資同樣1億。”
“啊?我還以為是啥事呢?還需要外面什麼融資嗎?我讓我家老頭打錢!”
容光無語,為章老頭默哀三分鐘:“阿會,裡面還有我的1500萬融資額度呢?”
“啊?哈哈,差點忘了。那就8500萬!”章遠會一股壕氣逼人。說實話,在這個時期,能拿出幾百萬不稀奇,但能毫不皺眉的砸出1億?整個中國大陸真的找不到幾個人。也不知道章老頭是怎麼樣賺到的,還教育出這麼一個極品兒子。
“阿會,做生意切忌吃獨食。除了自家的核心業務,那最好100%的掌握,其他都要拿出去利益交換。這樣吧!你們家最高3000萬,其他你就看著辦。”
“嘿嘿,哥,你和我家老頭很像啊?連語氣都差不多。”章遠會哈哈大笑,“不過哥,萬一別人佔股比例太高,把咱們踢出去咋辦呢?”
容光樂了,這個紈絝並不是一無是處,其實還是有些小想法的:“投票權上做文章。A輪融資只有三分之一投票權,B輪只有五分之一,以後就什麼都沒有。只享受分紅。懂了嗎?”
“啊?還能這麼玩嗎?”
“阿會,朱雀影業是為了上市做準備的。可以讓你爸贊助幾個老臣子,幫忙公司的管理。以後你家如果也想上市,同樣也有了經驗。”
“哦哦,我明白了,哥。”
“……”
作為導演,容光知道自己這群人是些什麼貨色。說難聽點,就是特麼的一群神經病,都是很難伺候的主。
由於華娛圈是導演負責制,導演的權利大得驚人。如果你來個嚴格的規章制度,信不信那群導演直接啐你一臉?只要有機會,他們絕對會祭起翻天印。
就以港圈舉例吧!最先是邵氏的大製片廠制,那些導演也毫無辦法,只能硬著頭皮苦熬。
等到嘉禾一出現,他們採用的就是參股制。支援你個人開公司,也就是個人工作室,但嘉禾一定要參股50%。以後宣發和版權都歸嘉禾所有。如此一來,邵氏的導演幾乎清一色的叛逃,最後落了個死翹翹的下場。
其實到了2202年,內地出現的個人工作室對賭模式,基本上就是參股制的變種。
世上並無新鮮事,玩的花樣也就那麼幾樣!
不過到最後,嘉禾的參股制同樣過於霸道,最後同樣的也死翹翹。
隨後就是新藝城的合夥人制。一開始,新藝城把嘉禾打得節節敗退,但合夥人制天生凝聚力不強,最後外人還沒有打倒他們,他們自己原地爆炸了?
另外就是內地的明星導演制。就類似於華宜捧著馮曉剛,張衛平依靠著老謀子。然而這樣的制度下,其他導演怎麼願意去呢?
我承認你們是大導演,多吃多佔些也沒什麼關係。但我連個殘羹冷炙都吃不到?腦子被驢踢了,才會受這樣的羞辱吧?
所以說,幾乎所有的制度都嘗試過,但幾乎所有的嘗試最終都失敗了。於是容光別出蹊徑,索性就採用了——沙龍制。
反正來去自由,所有的導演都是平起平坐,參加這個導演沙龍。
你願意交流,那就到群裡多聊聊天。不願意的話,就回家當宅男。也沒人會管你。
公司就像一傢俱樂部,無非提供一個交流和後勤保障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