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汪汪的公關舉動,還是起到一定的效果。
雖說不能報道容光個人,但這個熱點依然存在。輿論就開始了轉向——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之爭。哪條道路才是華娛電影的未來?
其實這樣的爭論,放在容光眼裡,那就是吃飽了撐的。
管他哪條道路,有票房就行。如果藝術片能帶來國內票房,容光同樣會是堅定的支持者。
然而這是文青氾濫的年代,只要一有這樣的話題,各路噴子早已經飢渴難耐。就好比未來的網上,豆腐腦的甜黨和鹹黨那樣,對噴才是最為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而噴?誰會在乎那個。
這樣的經典爭議貼,肯定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非但爭吵不出結果,而且準備好對噴幾千樓吧!
反正媒體上吵得不可開交,各種雄文紛紛出世。其中就有一篇評論引起不少關注——隱形富豪在哪裡?新一代電影弄潮兒!
這篇評論當然來自於董藝婭。回到報社後,她花費了不少精力,收集了大量容光的資料,這才驚訝發現,其實報社早就藏有不少容光的素材,而且那些素材讓人目眩神迷?
原來容光在海外港臺那麼有名?他身上有那麼多的新聞?還有,他竟然已經引起了那麼多、那麼大的爭議?
那肯定就是心花怒放。董藝婭還是有些小聰明的。她大概能猜測出不能發表的原因,但老孃可以改頭換面啊?
於是重點變成了——短短兩年多,容光從身無分文的北漂,一躍成為了國內的隱形富豪。他成功的就是那幾部電影作品,並且已經引起了海外轟動……
老孃報道的是某個富豪的創業史,這應該沒問題吧?
沒想到這篇評論一出,立刻就被歪樓。
支援商業片的:從容某的經歷來看,商業片才是正確道路,不僅能帶來票房,還能夠創造個人財富;
支援藝術片的:從容某的作品來看,基本上都是藝術片,唯一的商業動作片,裡面同樣有許多批判現實主義的內涵。因此說,藝術片才是王道!
反正就是正反兩種解讀,讓戰火變得更加猛烈。
只有董藝婭淚流滿面,她果然被“深刻檢查”,天天躲在報社寫著檢討書。
然而許多人並未察覺,這其實就是某種訊號:
這是國內媒體首次報道容光,同樣首次在報紙上出現了容光的名字。
而且報社根本就沒有直接槍斃,裝糊塗直接刊登。上面同樣也是高舉輕放,無非讓某個實習生“深刻檢查”。
懂的人反正都懂,一切盡在不言中!
至於不懂的那個實習生?她正在抹著眼淚寫檢討呢。
……
越洋航班上,容光和元泉開始了蜜月之行。就是沒有達到晚婚標準,婚假的時間只給了短短十天。
翻看著行程安排,元泉相當不滿。她撒嬌道:“大少爺,咱們連紐約都不去?這還是到美國玩嗎?那裡有自由女神像啊——!”
“泉泉,那是美國,以為是北戴河、九寨溝?差不多和我們中國一樣大,旅遊景點也遍佈全美各地。有機會在洛杉磯周圍玩一圈,已經很不錯了。”
“我表!我就要自由女神像。”結婚以後,元泉的心理年齡又下降了許多,直接向幼兒園小盆友看齊。也不知道,外界怎麼會覺得她很高冷?而且這樣的傻白甜,還什麼知性美?
“那就下次吧!下次帶你去紐約。”容光無奈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