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釋出會變成了高校課堂,記者們聽了足足二十幾分鐘的《鏡頭語言藝術性》課程。
好不容易告一段落,就有記者忙著提問:“容先生,那你為何不給藝術電影評獎資格?”
容光笑眯眯的聽完:“每個人都很重視電影藝術。但藝術和藝術是不同的,就是各種型別的藝術道路。一般來說,我們把電影藝術分為幾大類:第一類就是……”
MMP!所有記者心中都在破口大罵。本以為上課已經結束,沒想到還分上下集的?那蠢貨問的是什麼破問題?又給容光抓住機會,讓我們排排坐當個好學生?
終於有記者忍不住,他開口打斷:“容先生,你說的內容很精彩。但是抱歉,我們就想知道,你歡不歡迎藝術電影?”
“歡迎啊!”容光一臉無辜,“我……”
還沒等容光繼續上課,那記者搶先打斷:“既然你歡迎,為什麼不給藝術電影一個機會?”
容光心中暗笑,剛才的那招“上課”似乎走不通了,但光少我還有另外的手段:“這怎麼會?我很歡迎更多的熱心人士扶持新人,更歡迎他們組織更多的評獎活動。包括單獨為藝術電影設立獎項。”
“不是,我們問的是中國青年電影創作大賽!”
“是啊!中國青年電影創作大賽是本土喜劇,其他評獎活動是藝術電影,那不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嗎?”
“你的意思,那些做藝術電影的大學生,他們依然沒有資格?”
“這個……?打個比方,我科幻文學的評獎活動,參賽的卻是兒童文學?我也很難辦啊!”
“那些大學生的抗議信,你準備怎麼處理呢?”
“挺好的呀!根本不存在什麼處理,我們也沒那種資格。但對於意見和建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所以我們懶汪汪一直保持沉默。並不願意利用自己的組織方身份,打壓那些反對意見,打擊到大學生的積極性。我們就是帶著耳朵多聽批評,內心還是很鼓勵這種百花齊放!”
“那麼還是不給他們參賽資格?”
“怎麼會呢?我們敞開大門,只要符合條件的都能參加。鑑於之前有所爭議,組委會可以做出一定的讓步,初賽的截止日期延遲一個月。也就是7月31日最終截止!”
“你還是沒有直接回答,那篇《十問》提出的問題。”
“因為根本不用回答啊?學術方面的討論,完全可以百家爭鳴,其中你們媒體也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那麼最後抵制怎麼辦?大學生髮出的是聯名抗議信,說明反對的人很多!”
“本來就是自願參賽的行為。我們很尊重大學生的自由選擇,包括他們的抗議等等。這完全沒問題。”
釋出會上,鬨笑聲越來越響亮。幾乎所有的記者都能做出判斷,容光就是在裝傻!
說實話,這本來這就是無理取鬧。既然理念不合,那完全可以不去參賽。而且還是懶汪汪出錢出資源,總不能逼著他們改變規則吧?
尤其容光話裡的意思,他根本不在乎什麼面子,也不在乎本屆賽事會失敗。就是油鹽不進,而且渾身毫無破綻。因此說,根本就沒辦法道德綁架。
幾位資深娛記用眼神交流了一下。這次就輪到牛哥提問:“光少,你在《寄生蟲》的拍攝中,是否和一位名叫塞隆的好萊塢女演員,有了某種曖昧關係?”
全場大笑。容光笑著否認:“沒有沒有。肯定沒有這回事。完成拍攝後,我和塞隆隔著太平洋呢。有這樣曖昧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