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貞不想將事情鬧大,心中暗道我的目的只要讓他不能奪得第一就行,沒必要和耿中則爭,李長歌是寒門學子,小說經典、策論必定一般,當下說道:“把李長歌另外兩科的試卷取來。”
很快,便有閱卷官將李長歌的另外兩科試卷拿了過來。
郭知府道:“先看哪一科?”
姚貞道:“那便先看經典吧!”
郭知府當即將小說經典的試卷取出來,放在桌子上開始評分。
這一道試題主要是默寫,若是填寫錯誤便會打叉,郭知府拿著筆一路看下去,直至看到最後,手中的筆才落下一次。
他臉上忍不住露出震驚之色,忍不住叫道:“只錯一題!”
“我來看看。”姚貞臉色也是一變,接過試卷逐字逐句的看下去,直至看到末尾,才發現有一道題出現了錯誤。
而錯誤只不過是手誤寫錯了一個字。
“這怎麼可能?那日他的試卷被墨水所打,就算有時間重寫,怎麼可能只錯一題?這一題還是寫錯了一個字?”姚貞臉色劇變,心中翻起了驚濤駭浪。
這一科看似簡單,只需默寫即可,但架不住量多啊,而且題目還是從一千三百八十篇著作中挑選出來了,這也意味著,那一千三百八十篇著作都要背得滾瓜爛熟。
這樣的題,哪怕是五品小說家也不能保證能夠無錯。
李長歌只錯一個字,看樣子還是手誤寫錯的,真正其實是無錯!
難道他把一千三百八十篇著作都背下來了?
姚貞想起此人三四個月前才參加院試,成為了二品小說家,在這三四個月內,竟然將一千三百八十篇著作背得滾瓜爛熟。
幾乎一天背十篇著作。
證明此人不僅記憶力超群,其毅力更是可怕!
“想我當初考鄉試時,這一門考試也錯了將近二十道題,此子才不可限,當評甲等!秋闈第一名非他莫屬!”耿中則臉上露出笑容。
姚貞臉色陰沉,說道:“這一門評甲我無異議,但秋闈第一名還早著呢,先看看他策論寫得如何!”
李長歌就算小說寫得好,經典背得熟,但策論是對國家大事發表見解,需要有遠見的卓識,一個寒門學子是很難寫得好的。
只要策論寫得一般,再加上小說出現問題,第一名必不可能是李長歌的。
郭知府把策論試卷拿起來,平鋪在桌上,目光一掃,說道:“他選的是治國安邦。”
姚貞聞言頓時臉上露出笑容,治國安邦?這樣的策論題最為難寫,哪怕是大家也不敢輕易寫作,李長歌僅是一個二品小說家,又是寒門出身,其見識必定短淺!竟敢議論國家大事,其文寫來,必定全然崩之!
郭望舒看下去,臉色也慢慢變化,待看完後,臉色變得異常豐富,說道:“你們看看。”
耿中則微感詫異,接過策論題看了下去,看到最後,臉色亦如郭望舒一般的豐富。
“此文援史融經,洋洋灑灑,對策正文兩千餘字,竟無一字一句是廢話!其行文豪放不羈,抱負非凡,人才難得。我必定要點此子為秋闈第一名!”郭知府評價道,臉上笑容難以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