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建議,保留這個綜合市場,另外再建一個專業的鞋類市場。
這個鞋類市場要著眼於將來,儘量搞大一點。至於建設資金,可以政府企業個人一起動員。
陳揚的建議,給鄭衛民和馬玉堂以很大的啟發,三個人商討了好久。
快到中午時,鄭衛民笑問道:「揚,現在討論最後一個問題,你的一百個攤位怎麼處置?」
陳揚笑著反問,「你們打算怎麼處置?」
馬玉堂道:「拿你打個比方。你一百個攤位,我們還你一百個攤位。」
「還有呢?」
馬玉堂問,「一還一,很公平,你還要什麼?」
陳揚道:「我的一百個攤位,有三分之一是我挑的,這一條你們忘了?」
馬玉堂看了看鄭衛民,「這倒是個問題。」
鄭衛民道:「好,我們答應你。到時候新市場建成後,你的一百個攤位,其中三分之一讓你挑選。另外的三分之二,還是用抽籤的辦法確定。」
「這樣最好,我先謝過兩位領導了。」
中午,鄭衛民要陪鄰鄉領導吃飯,他讓馬玉堂陪陳揚吃飯。
馬玉堂知道陳揚不喜歡拋頭露面,就打了飯菜,把吃飯地點放在他的宿舍裡。
這正合陳揚心意,他畢竟不是村幹部,要是在食堂裡與鄉長吃飯,難免不讓人產生聯想。
馬玉堂的宿舍裡藏著好酒。
「哈哈……揚,咱倆小酌兩杯,酒不多,只能小酌啊。」
半瓶白酒,只能小酌。
「揚,你們村有個事,你可能不知道。不,除了當事人,可能沒有任何人知道。」
陳揚哦了一聲,「什麼事這麼神秘啊?」
「你猜猜。」
「肯定猜不著。老馬,別賣關子嘛。」
馬玉堂笑笑,「你說說,你當村幹部的最大體會是什麼?」
陳揚笑著搖了搖頭,「少來。我是當過村幹部,但沒有當過主要村幹部。你要我說體會,我還真有一條,就是支書主任兩個職位是關鍵,其他人都無所謂。」
「我指的是你的工作體會。」
「這個簡單,無事等於成功,出事就是失敗。在任期內,一方面完成上級的任務,另一方面村裡平安無事,就算是很成功了。」
馬玉堂點了點頭,「你有其他追求嗎?」
「沒有。像有些村幹部,總想著往鄉里走,哪怕是當個臨時工,但我沒有這個想法。」
「不錯,有的人就有這個想法,你們村就有這樣的人。」
陳揚不敢相信,「不會吧。在我們陳家村,要說有這樣的想法,可能就蔡國平一個吧。不過據我所知,他現在已經沒有這個想法了。」
「你們的支書蔡嶽松,他就有這個想法。」
陳揚更不相信,「老馬,你確定你不是在開玩笑?」
「真的,這不是玩笑。」
陳揚道:「蔡嶽松的心思,與一般人還真不一樣,他一直有個上班夢。他家經濟條件不錯,這幾年賺了不少錢。如果按我的心思,肯定是再接再厲,繼續賺錢。可他就是與眾不同,與眾不同啊。」….
馬玉堂道:「蔡嶽松跟我提過多次,要求來鄉里上班。哪怕是當個臨時工,當個辦事員。今年鄉里不招人,但明年要招六到八個人。所以蔡嶽松又提出來了,還擺出不達目的勢不罷休的架勢。」
陳揚問,「像這樣招進去的人,不屬於正式編制嗎?不能轉正嗎?」
「不能轉正,除非參加考試被錄取。在待遇上,基本工資由縣財政發放,其他福利補貼由鄉里自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