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有事,不是出事。
換屆後,村兩委的兩個頭,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支書蔡嶽松的處境還好,副支書陳美良和副主任蔡國平及村委蔡正西和吳玲花,基本上都站在他的立場上。
支委童老貴和陳玉花,村委蔡福滿和陳三炮,所謂的陳揚派,或明或暗的支援蔡嶽松。
主任蔡善貴只有一個人支援,就是支委陳田春。
所以,蔡善貴實際上沒有什麼作為。
但有一件事,童老貴和蔡福滿認為很值得關注。
蔡善貴與陳夏祥和童小芳一起,創辦了一個大型鞋廠。
這個鞋廠除了上述三人,還有兩個股東,陳友頭和陳寶春。
這兩個都是老實人,埋頭幹活,不會說話,股份也只各佔百分之五。
三個大股東,各佔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鞋廠不做別的鞋,只做男式旅遊鞋,也叫男式運動鞋,是當時最流行的鞋類。
相對來說,旅遊鞋的難度也比較大。
鞋底由陳勝利和蔡廣發的鞋底廠供應。
廠房租的是村裡的房子,每年租金八千塊。
童老貴告訴陳揚,他們的鞋廠,現有職工兩百二十人,規模相當大。
現在鞋廠已經開工二十多天,估計半個月以後,他們生產的旅遊鞋就能上市。
陳揚聽著,隨意的問道:“五個股東,出資多少?”
蔡福滿不知道。
童老貴知道,“陳友頭和陳寶春各出資一萬塊,他們兩個的一萬塊,有五千是向我借的。我也是看他倆老實,才把錢借給他們的。”
陳揚笑道:“這沒什麼,要是他們向我借,我也會借的。”
童老貴繼續道:“童小芳出資兩萬,陳夏祥出資五萬,蔡善貴出資十萬。據說他們商定,資金不夠時,由蔡善貴負責調動。”
陳揚問蔡福滿,“福滿哥,你怎麼看?”
蔡福滿道:“這麼大規模的鞋廠,啟動資金只有十九萬,根本就不夠。”
陳揚點了點頭,“我很奇怪,陳田春與三人關係很好,三人為什麼不邀請陳田春入夥?”
童老貴笑了,“這事得問福滿,他知道。我只知道,他們想邀請蔡國平入夥,但蔡國平現在精明得很,根本就不上套。”
陳揚哦了一聲,“蔡國平是什麼理由?”
童老貴道:“蔡國平認為,股東太多,像吃大鍋飯似的。自己入夥的話,又沒有話語權,被賣了也不知道。還是省心一點,不趟這潭水了。”
陳揚笑笑,“蔡國平越來越精明瞭。”
蔡福滿道:“他們拉陳田春入夥時,陳田春很矛盾很猶豫,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跟我商量,徵求我的意見。”
“哦,他猶豫什麼?”
“那幾個人,陳夏祥沒頭沒腦,但童小芳和蔡善貴都是人精。不想加入,無非是怕吃虧唄。”
陳揚道:“利益,還是因為利益。陳田春要是入夥,就有了利益糾葛。他還算聰明,選擇不入夥。”
童老貴問道:“揚,聽你的意思,他們這個鞋廠不會成功?”
“不會成功。不僅不會成功,很可能還會出事。”
“為什麼?”
蔡福滿也問,“揚,你憑什麼斷定他們的鞋廠不會成功?”
陳揚笑道:“我也不知道憑什麼。我就是瞎猜,他們賺不到錢。只要一年半載賺不到錢,他們就會從內部被瓦解。”
蔡福滿和童老貴都笑了,笑陳揚心壞,人家鞋廠才剛開張,他就詛咒人家不行。
三個人喝酒喝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