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獨立特行的。比方說號稱全鄉第一名廚的蔡赧梅,竟然把飯館直接開在了陳家村。
大家都笑話蔡赧梅,陳家村是富起來了,但捨得花錢下館子的人,兩隻手就數得過來。
作為先進村,欣欣向榮是真的。
不說家家都是個體戶,也起碼碼家家都有事情做,除了那幾個五保戶。
當先進很有好處。
大會小會,都能出現,戴大紅花,領大獎狀。
春節前,村裡還得了一千塊錢的獎金。
支書陳生梅,代理主任蔡福滿,兩個人滿面紅光,高興得合不攏嘴。
特別是支書陳生梅,鄉個人先進,區個人先進,縣個人先進,來了一個帽子戲法。
還差點整了個地區先進個人。
就這也很了不起了。這是自五十年代那時,陳揚爺爺獲得地區勞動模範以來,陳家村獲得的最高榮譽。
陳家村獲得縣先進集體,也是陳家村的最高榮譽。
臘月十一,陳生梅和蔡福滿從縣裡開會回來,搭乘班船在村埠頭上岸。
副主任蔡朝陽屁顛屁顛的,組織鑼鼓隊到埠頭迎接。
兩人載譽歸來,迎接的人少說也有一百。
這支隊伍要從陳揚家的門前過。
陳揚蹲在院子裡的石桌上,一邊曬太陽,一邊看熱鬧。
好朋友童小龍,也硬要蹲到石桌上。
陳揚的二弟陳兵,童小龍的弟弟童小虎,分別蹲在兩張石凳上。
童小虎說,“戴大紅花,拿大獎狀,太有風光了。”
童小龍笑斥弟弟,“你懂個屁。聽說得了一千塊獎金,他們每個人能分一百多塊,那才叫一個實惠。”
陳兵說,“不對吧。那應該是村裡的錢,不是他們個人的。”
童小龍笑著說,“說不好,不好說。他們就是把錢分了,那又咋樣?”
童小虎問陳揚,“揚哥,那獎金是公家的,還是他們私人的?”
陳揚笑道:“狗日的,你問我我問誰去?”
陳兵笑道:“咱們這麼大的村,一千塊頂個屁用。我看一萬塊也沒用,獎勵十萬塊才差不多。”
看著歡迎隊伍敲鑼打鼓的走過去,陳揚呵呵的壞笑起來。
陳兵忙問,“大哥,他們有什麼問題嗎?”
“什麼問題?問題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