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僕忙不迭地出門去找御醫去了。
過了約莫半個小時,一位身材高大、看起來約莫三十多歲的男子,敲響了李府大門。
那男子自稱是太醫院的劉御醫的徒弟,名叫柯旭,受邀來給李中堂的鸚鵡看病,自稱十分·擅長給飛禽走獸看病。
門郎不疑有他,將那男子放進入李府。
另一名領著餘恪來到鳥籠前,向李鴻章躬身道:
“老爺,劉御醫的徒弟到了。”
李鴻章聞言有些疑惑的自言自語:“劉御醫的徒弟,我怎麼不記得太醫院有姓劉的御醫?”
隨即李鴻章反應了過來,臉色大變。
他指著那正在鳥籠前觀察鸚鵡情況的男子,喝道:“你是何人?”
那男子緩緩轉過身,鬆鬆垮垮地拱了拱手,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
“李中堂,久仰了!”
下一刻,卻見那男子手中憑空多出了一把鋼刀。
寒徹刺骨的刀光閃過,血液源泉噴湧而出,蒼老的人頭飛起兩米高。
堂堂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就這麼隨隨便便地死在了自家裡。
天運+28.74,總計天運32.51。
……
李鴻章,
晚清第一裱糊匠,鞠躬盡瘁,死後只留下四千萬兩白銀的家財。
他是洋務運動的領導者,為老佛爺修園子的工事上,做出了卓絕貢獻。
他還是滿清朝廷數百年來官位最高的漢人,代表滿清政府簽訂了不知多少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中英煙臺條約》《中法新約》《中日馬關條約》《中俄密約》以及《辛丑條約》等等。
人送外號東方俾斯麥。
李鴻章,國賊耳。
賣國這方面,慈禧如果排第一,李鴻章絕對緊跟在第二。
不少人在《走向共和》這部劇播出後,認為李鴻章揹負千古罵名實在冤枉,不過是替清政府簽字背黑鍋而已。
但一句背黑鍋,就能撇清他所有的責任嗎?
李鴻章這人,在他心中,自己手中權力高於國家的利益。
為了贏取政治鬥爭,他可以在清廷與浩罕汗國開戰的前提下,與英國公使威妥瑪齊心協力唱衰清軍。
他甚至授意淮系將領,警告負責轉運後勤的相關官員:
“自今日起,勿解西餉。”
在左宗棠收復新疆,已經勝利在望之時,他又迅速安排己方官員搶奪新疆勝利果實。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間諜在中國四處刺探情報。
李鴻章對抓活的間諜不僅不殺,還以殺了要賠錢為由,送給他們路費,釋放回國。
連個日本間諜都不敢動,可見李鴻章心虛到了什麼程度。
也難怪國家斥巨資由他負責打造的北洋水師,會在甲午海戰時全軍覆沒。
也不知他在建立北洋水師時,撈了多少銀子。
甲午海戰戰敗後,李鴻章又與俄國人簽訂了《中俄密約》。
這個條約使俄國不費一槍一彈,便把中國東北變成了俄國勢力範圍。
李鴻章簽訂了條約後還甚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