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三十日,祈福法會前夕。
北風呼呼地颳著,鵝毛大雪將整座北京城覆蓋成了半色。
李府。
一位鬍子花白、年逾花甲的老者獨自坐在餐桌前。
餐桌上上擺放的菜餚雖然並不多,只有區區四五道菜。
可是細究起來,每一道菜都是最頂級的珍饈。
這位老者平時早餐吃的很少,但中午的時候食慾頗佳。
每次午餐他都要吃一碗魚翅和一碗燕窩。
飯後還要喝一杯用兩隻老母雞慢慢熬燉出來的濃雞汁。
稍停,還要喝鐵水一蠱。晚飯後也要飲用鐵酒一蠱。
如此飲食習慣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鐵水和鐵酒是用人參、黃岑等藥材配製而成的補品)
這位老者正是晚晴四大名臣之一,身兼文化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三個職位的李鴻章。
“中堂,丁汝昌又來催銀子。”一位北洋系的官員來向他稟報。
“說是咱們北洋水師定遠、鎮遠……”
“好。”聽他彙報完,李鴻章頭也不抬,淡淡地應了聲。
沒過兩分鐘,一位下屬來前來彙報:
“大人,前些日子傳聞的日本製定征討清國策的訊息已經被證實了。”
“日本人的具體步驟,第一步攻佔朝鮮,作為進攻清國大陸的跳板。”
“第二步侵佔臺灣……”
李鴻章聽完後,仍然是淡淡地應了一聲:“知道了。”
過了一會兒,又一位下屬前來彙報:“稟中堂,兩廣總督張之洞上了摺子。”
“由他請德國人督建的粵東鐵廠已經出鐵,共耗資官銀三百八十萬兩。”
李鴻章聽到張之洞的名字,眼神凝了凝,復又回到淡然的模樣。
那下屬繼續道:“張之洞上的摺子說,此後我大清軍工生產,鐵路鋪設,乃至我北洋新造招商輪船所需的鐵料。”
“皆可由他漢陽鐵廠提供,保證數十年供應不輟。”
“據聞,朝野喧囂,說張香帥此舉,到底壓過我北洋一頭。”
李鴻章聽完屬下彙報,沉默了一會兒,問道:“袁世凱從朝鮮跑回來,怎麼就不見了人影兒啦?”
“袁,袁世凱?”那屬下有些遲疑,他並不清楚袁世凱的情況。
李鴻章也並不指望他能知道什麼,便隨意的揮了揮手。
“行了,你下去吧。”
就在這時,李府的家僕突然急忙慌的喊道:
“老爺!老爺,準備進貢給太后的那隻鸚鵡,已經一天多不吃不喝啦!”
“拉的糞便的顏色也有些不對啊!”
聽到這話,李鴻章連忙放下了筷子,皺著眉望向那家僕。
用絲巾擦了擦嘴後,站起身向鳥籠的位置快步走去。
見到鸚鵡奄奄一息的縮在籠子角落,李鴻章大驚失色,隨即怒斥家僕:
“你怎麼做的事?好好的一隻鸚鵡,也能給它養成這樣?”
那家僕苦著臉道:“老爺,我是按您……”
李鴻章擺了擺手:“廢話別多說了,去太醫院請一位御醫來,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