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是醫藥世家,在津門這一畝三分地上積善積德已久,誰不給幾分薄面?哪裡需要什麼武藝防身?”
“爺爺您說的是,但孫兒還是想學武。並且孫兒保證,絕不落下每日功課。”餘恪目光堅定。
餘荃聞言沉默良久,道:“既然你堅持要習武,就依你吧。我明兒會帶你去跟隔壁你霍伯伯拜師。但你切記,既然要學武,萬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半途而廢。”
“是。”餘恪點了點頭。
餘荃想了想道:“跟我來,我有東西要交給你。”說著向內院走去。
餘荃把餘恪領到書房,從書架上拿出一本線編書,書籍的外皮灰撲撲的,有些破舊。
餘恪放眼望去,只見書封上寫著三個大字:《養善書》。
餘荃道:“這本《養善書》乃是我餘家家傳武學,傳承已有數百年,是一套延年益壽的內家武學,包含了一套內家拳,一套藥膳配方,一門養氣之法。”
我餘家幾位祖宗,你太爺爺往上數三四代,都憑藉這門武學,活至古稀之年依舊氣血不衰,百病不生。”
“你爺爺我雖然習武資質不佳,卻也將這門功夫修至小成,自那以後,從未生過病。”
“本來想等你學完千字文,背完幾門基礎醫典後,再教你家傳武學。但今日你既提出想學武,我便將此書交於你。”
“你若肯吃苦,便從明日開始,上午去私塾學文,下午去霍家武館練拳,晚上抽空把《養善書》背下來。背熟以後告訴我,我晚上有空的話,教你如何打坐養氣。”
“書中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我有空的時候來問我。”
“記住了,這本《養善書》是我餘家傳家之學,萬不可輕易洩露出去!”
餘恪認真聽著爺爺餘荃的教誨,雙手接過《養善書》,抱在懷裡。
“哦,對了,藥應該熬好了。小蘭,把藥端來。”餘荃對門外一中年僕婦吩咐道。
那中年僕婦應了一聲,走向灶房,沒一會兒端來一碗湯藥,還冒這熱騰騰的水汽。
餘恪聞到了中藥的氣味,還沒喝口腔裡便泛起熟悉的苦味,眉頭微皺。
穿越以來這兩天最難熬的事情就是喝藥了。
他媽的太難喝了,還一天三頓,頓頓不能少,要連續喝七天。
按爺爺餘荃的說法,這藥是他自己配的,能祛除他體內的寒氣,補充氣血。
一劑湯藥的成本就要二錢銀子,尋常人家還喝不起呢。
餘恪小臉皺成了苦瓜,強忍著嘔吐的感覺將湯藥一口一口地嚥下。
看餘恪懂事的喝光了藥,餘荃滿意的點了點頭:
“以後可不許去河邊頑,那河裡本來就髒,附近人家都往裡倒屎倒尿,髒的不得了。”
“你落水後,連續發了兩天燒,還好扛過來了。”
餘荃有些疲憊的嘆了口氣。
“你父母走得早,我平時也太忙了,沒時間教導你。要是你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我餘家可就絕了後了……”
餘恪見爺爺有些傷感,連忙道:“爺爺您放心,孫兒以後保證專心讀書練武,不會再瞎胡鬧了。”
夜晚,餘恪回到自己的房間,點亮一盞油燈,用書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涼茶,輕抿一口。
將《養善書》翻開,開篇八個大字映入眼簾。
“存心守靜,居以養善”
餘恪先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全文,不求甚解。
整本養善書大概三四千字,內容雖然是用文言文傳述,但並不算多深奧。
不過,以餘恪的文言文功底,還是有很多地方看不懂。
“先把《養善書》背下來吧,其他的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