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亂不僅是因為靈帝重用十常侍,更是因為東漢末年災難實在是層出不窮,而十常侍這些人又無能臣,根本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光和五年(183年)夏天下大旱,秋金城河水溢位二十餘里,五原山崩。
中平二年(185年)春正月,大疫,夏四月,大風,雨雹。
中平二年三月,邊章,韓遂等以誅宦官為民,西羌叛亂。
中平四年(187年)十月,幽州叛亂。
十二月,南匈奴叛亂。
中平五年(188年),第二次黃巾起義。
這就是這一年,生命垂危的靈帝劉宏接受太常劉焉的建議,重設州牧,開啟了諸侯割據的局面。
“亂世?”
曹操不解,這時的曹操,還對天下局勢沒有那麼清晰的認識,畢竟他的左膀右臂,荀彧,郭奉孝都還未出世。就連霍亂朝廷的董卓,目下還只是一個河東太守,離董卓中平六年(189年)入京,還有五年之距。
“大哥,以為如今是安穩之世?”
韓式搖了搖頭,但是又覺得此時的曹操還沒有那麼多文臣武將傍身,可能沒有那麼大的格局。
想到這個,韓式暗自對這個曹操說了句抱歉,畢竟要是挖人才,肯定要大挖曹操的部下。
文臣,韓式最為喜歡的便是郭奉孝,而武將五良將張遼,許褚,張郃,還有無敵保鏢典韋,韓式也要收下。
至於其他的文臣武將,韓式倒沒有保那麼大的希望,畢竟那些文臣武將出身,都是出身世家大族,而韓式以後就是要對抗世家大族,自然不想有那麼多阻力。
“願聽賢弟高見。”
曹操此時,十分謙卑說道。
“因為此時碰到了小冰河時代。”
韓式剛一說完,曹操就一臉不懂,韓式才意識到眼下還沒有這個詞。
小冰河期一詞,是南北朝時期許靖華提出的。
“小冰河期是相對冰河期而言,氣候沒有冰河期那樣寒冷,但是同樣也會導致氣溫大幅度的下降,進而造成糧食產量的大幅減產,由此引發社會動盪與人口數量減少。”
韓式解釋道。
“光和五夏天下大旱,就是最好的佐證。”
韓式補充道。
“再者一旦糧食產量大幅減產,民眾食不果腹,自然就會起義。而遊牧民族,比如羌族,匈奴,就會出現大面積的牛羊死亡,他們食不果腹,自然也就劫掠邊境百姓。”
韓式剛剛說完,曹操一下子被說通了,這些幾年,大漢全境的糧食確實在不斷減產。
而西羌,南匈奴,也不斷叛亂,雖然只是小範圍的,但是曹操深知,這些叛亂遲早有一天變成大亂。
“若是民眾不斷起義,西羌叛亂,南匈奴叛亂,大哥試想,這天下不是亂世嗎?”
韓式給青銅器皿低端,塞了一把著火物,繼續說道。
“難道這天下,當真救不了了?”
曹操怎麼說,現在都還是大漢的忠臣,因此聽了韓式的話,他不免有些悶悶不樂。
韓式頓了一下,嘆息了一聲,實在無解。
小冰河時期,給東漢末年,帶來了罕見的天災與瘟疫,處於水深火熱中的饑民不得不揭竿而起,由此爆發了黃巾起義,東漢帝國進入了數十年的戰亂紛爭中。
漢恆帝永壽二年,當時全國戶數是1607萬多戶,人口是5006萬多口。
而到三國末年合計戶數只有149萬多戶,人口剩下560萬零200多口,僅存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