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古基地內的眾多修復成果,一一出現。
相對來說沉寂了一年多的南昌海昏侯墓,再次在業內名氣大漲。
特別是5200多枚竹簡,已經陸續都被整理出來後,更是吸引了非常多國內各大院校的學者們,透過各種關係申請,趕赴海昏侯墓考古基地,想要一睹這些兩千年前的著作!
讀書人,不管古今,對知識,對先賢們的著作,都是很嚮往的。
特別是現代文化雖然發達,但是西漢之前的著作,都已經失傳了,十不存一。
不只是因為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導致百家很多著作都被搜查出來付之一炬,也因為西漢時獨尊儒術的影響下,很多戰國百家學說,好不容易復興了一些,就又徹底被壓制了。
到了東漢時期,基本上除了儒家,其他諸子學說就都消亡的七七八八了。
比較出名的比如農家的著作,楊子的著作,墨家的著作,基本上都沒有文字傳下來了。
特別是楊子。
在戰國時期,楊子也算是一門顯學。
楊子學說現存最著名的內容,還是孟子的一句:「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楊子學說的核心是「為我」,經典闡釋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保性全真,不以物累形,就是楊子學說的核心。
只是,任何楊子學說的著作,在現代都已經找不到了。
想要了解楊子學說,更多也只能從《莊子》《孟子》等提到楊子學說的著作裡,一窺這門百家學說的理念。
當然,因為陣營問題,不管是莊子還是孟子,對楊子學說都是各種批判的。
畢竟楊子提倡的是自私,是不以物累,世間萬事都無法成為我的負擔。
這種學說,在公元前那個宗法天下的時代,簡直是怪胎學說,根本無法被世人接受。
但是!
在現代,雖然楊子學說的著作,已經沒有人知道具體內容了。
可是秉承著楊子精神的現代人,可是一抓一大把。
自私自利,一切以我為主的想法,不但沒有消亡,反而大行其道!
自私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個人的常態。
反而是大無私的人,會被大家嘲笑,覺得無私奉獻的人太傻了,太天真了。
如果楊子活在現代,不知道會不會非常欣慰,他的學說雖然在西漢就消亡了,但是在兩千年後卻有無數後繼之輩,甚至大有顯學的意思...
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說法。
到底楊子的學說是不是隻講究人要自私自利,要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現在的人也沒辦法確定了。
究其原因,還是楊子的學說已經沒有著作存世了,現在對楊子學說的看法,都是基於孟子、莊子所說的。
而做對「政敵」,孟子和莊子顯然不會給楊子說什麼好話。
這就像是儒家在墨家的嘴裡,也是百害無一利,沒有絲毫好處的學派。
而墨家在儒家的嘴裡,也是奇Yin巧技,於國無用,反而是社會不穩定因素,必須要剷除!
孰是孰非,現代人如果想要辨別,除非能夠從地底的故紙堆裡,發現幾部《墨子》《楊子》的竹簡著作,可能才能真的清楚。
很可惜,海昏侯墓裡,倒是沒有發現《墨子》《楊子》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