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發現海昏侯印的地方,卻還是沒有找到海昏侯印。
這無疑是一個十分打擊人的訊息。
海昏侯的官印,到底被放哪裡了?
這玩意是不可能傳家的。
按照西漢的制度,是一侯一印。
比如現任的海昏侯,他擁有的海昏侯印,是在自己繼承到海昏侯爵位後,中央刻印後給予的。
等到他死後,這枚印章將會跟著他一起邁入地下。
而新任的海昏侯,則會再從西漢中央拿到一枚新的海昏侯印。
這一方面是一種殊榮,另一方面也未嘗不是一種拿捏貴族繼承的手段。
眾所周知,在古代的時候,“印”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東西。
特別是官印。
基本上是印比人重要。
如果一個官員要下達命令,這命令上沒有加蓋官印,那下面的官員是不認的。
反之,假如一份命令上有蓋官印,哪怕這份命令不是這個官印的主人下達的,但是這份命令下面的官員也認。
只是之後可能這位官印的官員,會因為官印丟失,或者官印被竊取,私用、濫用等名頭,被罷官而已。
可見,官印的重要性有多大。
甚至於皇帝想要繞過皇帝之璽下達任何命令都不行。
正式的皇帝令,都必須要加蓋皇帝印 丞相印,才算是合法的。
如果皇帝蓋印了,但是丞相沒蓋,這就叫做“不奉召”,這份皇帝令就算是不合法的,不會被傳達到天下。
所以,一枚侯印,如果在列侯死後,被濫用的話,是很麻煩的事情。
最好的做法,就是將這枚侯印埋入墓葬之中。
然後,繼位的侯,就得等中央這邊送來的繼承爵位的詔書,以及新的侯印,這樣才算是繼承了侯位。
有這樣一個限制的方法,中央就捏住了諸侯們的繼承權了。
至少沒有中央刻新印,那你可就不能算是真正繼承了爵位,必須得對中央服服帖帖才行。
這點,和後來的朝鮮每次換王,都要從大明這邊求到聖旨和世子服是一個路數。
大明不給冊封,不給世子服,那你就不算正式成為新一任朝鮮王了。
甚至大明稍微拖一拖,那朝鮮內部的其他王子,心裡就可以打小九九了。
你名不正言不順,沒有大明的冊封,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行兵諫,把你宰了?
朝鮮發生了多次王位內亂,都有大明這邊不給冊封的影響在的。
所以,海昏侯劉賀,在死後肯定也是得將自己的侯印帶入地下,不可能留在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