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網狀編織物,真的和帽子有關。
那之前關於惠文冠的猜測,或許就要被推翻了。
因為這次發現的網狀編織物,不但很多,而且編織的非常精密規整,密密麻麻的線腳簡直就像是用現代縫紉機車出來的一樣。
如此精密規整製作出來的帽子,顯然不是普通的惠文冠,而是漢代王公貴族們才能佩戴的高階帽。
甚至可能是列侯才可以專門戴的列侯帽!
只是,很可惜的是,這個疑似列侯帽的編織品,已經殘破到只剩下幾塊三四厘米,巴掌大的殘片了。
想要憑藉這麼幾塊四四方方的殘片,就將這頂帽子復原出來?
哪怕陳翰不是很懂考古文物修復,但是他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說實在的,劉賀內棺中雖然各種精美的器物和金銀珠寶非常多,但是開棺之後,大家還是挺失望的。
原本以為,曾經常年被泡在水中,然後又沒被盜擾過的海昏侯墓,主棺會儲存的非常好。
沒準裡面的絲織品還能保留一些。
可是,真正開棺後,棺內的情況無疑是讓人失望的。
漢代最重要的文物,實際上不是這些金銀器,也不是處於巔峰的青銅器,或者各種印章。
實際上,對研究漢代來說,最重要的文物是那極難儲存的絲織品。
漢代的服飾,承上啟下,影響了華夏文化數千年。
「漢服」,被譽為漢人的傳統服飾。
可是漢代的服裝,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大多數時候,都只能靠書本、壁畫、帛畫,才能夠一度漢家服飾制度。
真正能夠從西漢儲存下來的服飾,寥寥無幾。
上一次獲得這種珍貴文物,還是上世紀挖馬王堆的時候發現的。
時間越往前,年代越久遠,能夠儲存下來的衣服,就越少。
而恰恰,衣服這種東西,在一個文明中,又是最重要的一種文化。
衣食住行,衣是排在最前面的。
從遠古時期,人類掌握了火之後,第二個掌握的就是穿衣服。
一個文明的衣物變化史,往往也承載了文化的變遷。
更別提,華夏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儀的國家,而衣服在華夏禮儀中,又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對華夏考古學來說,研究華夏人的服飾變革,絕對是最有意義,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而其中,漢代服飾,又是重中之重。
因為漢代之前的服飾,基本上不可能有實物儲存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