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生前的時候,西漢貴族通常就都是使用玉枕,而且還得是溫玉做的。
要知道,古代可沒有棉花,至少漢代是沒有的。
“枕,臥所薦首也。”
從枕頭的“枕”字來看,“木”字偏旁的“枕”字。
在古代最初出現的時候,應該是以木質為主。
例如木頭、枯草等等,當然,也會有一些人以石頭為“枕”,畢竟在炎熱的夏日,涼石能夠緩解身體的不適。
所以華夏人古代是習慣用硬枕的。
。(本章未完!
二百九十一章 琉璃枕
瓷枕、木枕,還有鹽枕、琥珀枕、琉璃枕、布枕,各種材質都有拿來做過枕頭。
沒錢的窮人,用木枕頭或者石枕頭。
後來,傳統的木質枕頭已經無法滿足人民的需求,開始出現竹、藤枕頭,主要用於夏天納涼。
竹、藤編制的枕頭,由於枕頭中間保留了通風空間,可以避免汗液積存,可以有效的解決夏日炎熱的問題,在炎炎夏日使用起來更加舒適。
在頭頸之下,偶然吹來的清涼,已經成為夏日睡眠的一樁美事。
而對有錢的貴族來說,他們有更高階的享受,玉枕頭。
竹藤枕的清涼雖然有效,但是有人卻並不滿足這種清涼程度,進而選擇石制枕頭用來睡眠納涼。
雖然是石頭作為材質,但是卻已經不是原始狀態的石頭製品,而是更多選擇了瓷、玉。
這樣的生活品質,在古代顯然不是普通家庭能夠享受得起。
即便是發展到今天,這玉枕頭依然還是奢侈品,不僅感慨一句,有些古代人是真的“壕”。
到了明朝,皇帝都還大多是用玉枕頭的。
直到清朝,女真人沒這個習慣,這才沒再使用玉枕了,布枕頭,繡花枕頭這才進入了貴族的房間裡。
不過,西漢時的貴族也並非就真的只是用玉做枕頭的。
之前發掘的南越王墓裡,二代南越王趙胡,他就是枕著一個珍珠枕頭下葬的。
開棺的時候,他的腦後位置散落著一大片珍珠。
連珍珠都能拿來做枕頭,用琉璃做枕頭似乎也不是啥奇怪的事情了。
而且在古董收藏領域,確實是有傳世琉璃枕的。
這說明,至少用琉璃做枕頭,是有實物證據的。
那麼,在劉賀頭頂部位發現的這些菱形的琉璃片,既然和他身下的長方形琉璃片形狀不一樣。
有可能就是因為,這些菱形的琉璃片本來就不是琉璃席子的一部分,而是一個劉賀的琉璃枕頭。
位置也能對的上,在頭頂!
還沒等大家討論陳翰提出的想法是不是正確的呢,李教授一聲驚呼,又拉走了大家的注意力。
“欸,還有網狀物啊,編織品!”
只見,還是在劉賀的頭頂位置,琉璃片的旁邊,有一些格子網狀編織整齊的黑色編織品殘片出現!
每塊殘片的尺寸大概只有34厘米長寬,但是製作的非常驚喜,編制的網狀非常整齊!
“這是劉賀頭頂纏繞著的帽子吧?”
“應該和之前發現的編織品殘片是屬於一個物件上的!”
“對,應該還是帽子的殘片!”。
二百九十一章 琉璃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