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玉帶鉤吧?”
“又是玉器啊!”
“不是金印?”
陳翰與莊雲鵬,圍在試驗檯旁邊,有些遺憾的議論著。
大盒套小盒,原本兩人以為,如此珍重的做法,應該是放著金印了。
但是沒想到,又不是金印。
而是一個玉帶鉤。
按理來說,玉帶鉤應該直接掛在墓主人腰間啊,怎麼會專門鄭重的裝在漆木盒內呢?
帶鉤,一般是用來掛佩劍和書刀的。
書刀,其實就是刻刀,在書寫竹簡的時候,拿來刻字用。
在西漢時代,重要場合左佩劍,右掛刀,是一個“君子”必須要做的禮儀。
這也是為什麼說儒家,至少是孔子時代的儒家,並非只讀詩書的腐儒,而是左手刀劍,右手詩書的君子。
不過,對劉賀來說,他連回長安祭祖的資格,都被漢宣帝剝奪了。
似乎,也沒有什麼“重要場合”,可以讓他如此重視禮儀了。
陳翰摸著下巴,思索著說道:“這個玉帶鉤,對劉賀來說應該有非常特殊的意義。”
“所以他不自己戴著,卻又將其裝在了盒子裡,鄭重的放在內棺裡。”
“或許,這是一枚劉賀父親,上任昌邑王所留下的玉帶鉤?”
“對劉賀來說,這是一枚寄託了他與父親之間情感,用來睹物思人的珍貴物品?”
“所以他死後,也將其鄭重的放在了盒子裡,然後一同陪葬?”
在墓葬中,發現墓主人親友物品的情況,是挺常見的。
一般這種物品也是對墓主人很重要的東西。
比如父親留下來的重要紀念物,母親留下的重要紀念物,或者友人送的寶貴禮物。
之前不就在曾侯墓葬群裡,在曾國大司馬的墓裡,發現了個吳王子光送的戟嘛!
“也有可能這是一枚比較重要,有特殊意義的玉帶鉤?比如皇帝送的?”莊雲鵬也猜測著說道。
他指了指魏來拿在手上的玉帶鉤說道:“這一看就是上等的和田碧玉,器身設計別緻,做工細膩,可不是普通貨。”
“哪怕在西漢,也不是一般的貴族可以擁有的,就連列侯也不會有幾件吧?”
陳翰細細打量了一下,果然如莊雲鵬所說。
這玉帶鉤,是用上等的和田碧玉所做的。
他一開始還以為是普通的青玉的。
上等的和田碧玉,那可比和田白玉還少見。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和田玉因產於崑崙山被稱為“崑山之玉”,以後又因位於“于闐國”境內而被稱為“于闐玉”。
直到清光緒九年(1883年)設立和田直隸州時,才被正式命名為“和田玉”。
不過在秦始皇時期,和田玉就已經有不少進入中原王朝了。
最為出名的,就是珍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的西漢國寶級文物“皇后之璽”,其質地為XJ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
和田玉里,羊脂玉當然是價值最高的,但是碧玉的價值也同樣不低。
碧玉在各個玉石品種中比較值錢,它是一種含礦物質較多的和田玉品種,也被稱為和田碧玉,顏色大多呈暗紅色、綠色或雜色,透明度一般為不透明、微透明或半透明。
而陳翰手上這枚玉帶鉤,用的和田碧玉還是碧玉中的最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