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基地這邊,是沒有專業高階的化驗裝置的。
這玩意得送到首都的中科院去。
一時半會的,估計是暫時拿不到結果的。
而考古實驗室內,藉助遺物和劉賀對話,還在繼續。
將深嵌入棺木上的兩個盒子提取下來後,在棺木上,就剩下兩處較難提取的文物了。
一處是與棺木粘連再了一起,已經嚴重腐朽了的琉璃片。
這些琉璃片,原本應該是蓋在墓主人身上的,只是因為棺木塌陷,所以就粘連到了棺木上。
劉賀沒得到金縷玉衣的待遇,也就只能用鋪滿琉璃片,來聊以寄慰了。
這些琉璃片因為腐朽嚴重,並且粘連嚴重的原因,以常規方式提取,可能會使得琉璃片全部散碎掉,很難動手。
而第二處,就是一枚深嵌於棺木中的玉帶鉤,這個帶鉤因為是長條狀的,並且半截身子都嵌入棺木了。
比起圓形和方形的盒子,這和如意一般的玉帶鉤,很難手動提取,稍微一動就有可能碎成幾塊,提取亦要謹慎。
對考古學家來說,提取文物的前提,是先要確保文物的安全。
所以,在認真檢查了這兩處文物後,孔建文和溫所長商量了一下,決定在確定了萬無一失的方案後,再做斟酌。
所以,提取棺蓋板內側文物的工作,可以暫時先告一段落了。
不過陳翰他們也沒有輕鬆了的意思,大家接下來便是要移軍內棺,對更加複雜的內棺展開攻勢了!
提取棺內文物,自破碎的漆片開始。
作為海昏侯,劉賀的內棺裡,自然不會少了各式各樣的漆盒。
不過因為棺柩坍塌的原因,圓形的漆盒都被壓成了諸多的碎片。
這些碎成一片片的漆片,便是大家首要提取的目標。
拿著竹片做的鑷子,戴上白手套,陳翰他們幾人彎腰趴在了內棺旁邊,小心翼翼的夾起一片片漆片,放到專門盛放的塑膠板上。
不過,提取漆片的時候,也是有技巧的,不是隨便提取。
在提取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碎片所在的位置,將其依次提取,按序擺放。
簡單地說,就和拼拼圖一樣。
這些漆片在棺木中碎成什麼樣,提取出來的時候,就得是什麼樣,位置絕對不能出錯。
所以,放到塑膠板上的漆片,隱約還是可以看出一個圓形漆盒的形狀。
之後,提取完這些散碎的漆片後,將要提取的便是一隻長方形的漆盒。
實際上,棺內隨處可見漆盒。
這些漆盒內,裝著的便是劉賀最為重要,必須要帶到地下去的寶物。
提取漆盒的方法,還是和孔建文教的一樣。
插進和冰棒棍差不多的竹籤,小心翼翼的摩擦,將漆盒與棺內其他地方粘連的東西給磨斷掉,然後往上撬。
就在陳翰已經插了四五根竹籤後,孔建文走過來打量情況,皺了皺眉,攔住了陳翰的動作。
“不對,這邊可不是竹編的啊。”
“你看,這部分的紋路是平紋的,這下面的卻是斜紋的,這是兩回事啊!”
“這塊跟盒沒關係,不應該從這撬。”
原來,陳翰插入竹籤的位置,是一塊紋路與漆盒有些不太一樣的長方形漆片。
這塊漆片雖然就在漆盒旁邊,但是仔細看的話,會發現漆片上的紋路,與漆盒的紋路不一樣,應該是兩個不同的物件。
孔建文說的沒錯,但是陳翰這麼做,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他點點頭,解釋道:“但是這一塊和漆盒完全粘連在了一起,要提取漆盒的話,得將這塊漆片一起整體提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