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忙,放中間,這比較沉啊,小心點,好重!”
主槨室內,雖然喊聲十分嘈雜,但是所有考古人員手上的動作卻十分沉穩。
陳翰拖著一個托盤,眼睜睜的看著孔建文等三四位領導,將一疊剛從棺內提取出來的金板,放到了自己手中的托盤裡。
一入盤,一股沉重的重量,就壓在了陳翰的雙臂上,壓的他手都控制不住的往下一沉。
還好莊雲鵬眼疾手快,伸手幫忙一起撐住了托盤。
“好傢伙,這些金板不少啊!”
實際上放入托盤內的金板,面積並不大,也就是長不到二十厘米,寬度在十厘米作用的十幾張薄薄金板疊在了一起。
但是金子這玩意密度大,所以這些金板非常的重。
估計得有個一二十公斤!
這些金板,在開棺第一天就已經發現了。
但是因為上面還疊了一些其他文物,所以一直到開棺的第七天,也就是今天,才正式提取。
而這些金板,也是棺內最後一批純金器了。
在這之前,馬蹄金、麟趾金、金餅都已經被提取出來了。
加上這些金板,估計一共提取了120多公斤的純金器。
對這個數量,陳翰早就已經麻木了。
實際上,他更多在意的,是海昏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金子?
理論上來說,就算是一位列侯,乃至諸侯王,也不可能存下這麼多黃金吧?
別覺得120公斤好像很少,但是在公元前那個採集金子十分困難的年代,一百多公斤的金子,也許是整個西漢一年的金子產量了。
擱現代,什麼樣的人,才能夠將華夏一年產出的金子,都存在手上啊?
關於海昏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金子,實際上考古隊也開會討論過很多次,差不多是給出了幾個猜測。
首先,馬蹄金和麟趾金好解釋。
這玩意是皇帝賞賜的。
在史書上都有記載,沒啥存疑的。
但是這些金餅,以及這在漢墓中首次發現的金板,是哪來的,就很疑惑了。
在多次討論後,考古隊暫時達成了一個共識。
這些金子,可能和西漢的酎金制度有關。
酎金制度是一種限制地方諸侯王和列侯做大,並且中央集權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