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翰再抓起一斤沒脫殼的小米,開始手工研磨了起來。
莊雲鵬和蘇颯也去準備蒸鍋了。
一回生,兩回熟,在連續純手工給小米碾磨脫殼了好幾次後,陳翰也算是熟能生巧了。
沒一會,一大碗脫殼碾碎了的小米渣就被做好了。
一樣是先放水裡浸泡使其變軟,然後再錘砸成麵糰。
不一樣的是,這回錘砸成麵糰後,沒有再直接放到餄餎床子上壓面,而是先放到蒸籠裡蒸。
由於是第一次試驗,大家也不知道要蒸多久,才能使小米麵團內的凝膠產生粘性作用。
所以大家只能一兩分鐘就掀開鍋戳一戳麵糰,試一試柔軟度和粘性。
直到約摸著十分鐘過去後,陳翰感覺麵糰已經在高溫持續加熱中,聚合粘粘在一起了。
他才戴上手套,直接從滾燙的蒸鍋裡抓起麵糰,扔到了旁邊的餄餎床子中。
掌握著餄餎床子的莊雲鵬片刻都不敢耽誤,趁著麵糰還滾燙熱乎呢,連忙就用力擠壓了起來。
一根根泛著淡黃色,光滑Q彈的小米麵條,從餄餎床子中被擠壓了出來,掉入下方燒著滾燙熱水的鐵鍋裡。
“耶!!!”
“沒斷!!”
“哈哈哈!!!”
看著莊雲鵬一口氣足足壓出了二三十厘米,沒有任何斷點的小米麵條甩進鍋裡,所有人都笑容滿面的歡呼了起來。
陳翰目不轉睛的看著鐵鍋內正在翻滾燙煮的小米麵條,在心裡默默乞求,千萬別斷啊!
一分鐘。
兩分鐘。
就在陳翰激動不已,想要大呼實驗成功的時候。
“啵—”的一聲。
這十多根長度差不多都有三十厘米的麵條,啪的全都斷成了十五厘米左右的兩節。
一下子,實驗室內的氣氛就緊繃了起來,所有人就緊張的看向了鍋內,生怕希望再次破滅。
不過,這次大家似乎確實是走到了正確的道路上。
在斷裂了一次之後,剩下長度都有十幾厘米的麵條,再無一根斷裂了。
滾水足足煮了五分鐘後,當陳翰拿起碗將這些麵條全部撈起時。
光滑、Q彈,充滿光澤的一碗麵,讓整個【復刻小米麵條課題小組】,都陷入了癲狂!
他們成功了!
........
參考文獻:呂厚遠,李玉梅,張健平,楊曉燕,葉茂林,李泉,王燦,吳乃琴.青海喇家遺址出土4000年前面條的成分分析與複製[J].科學通報,2015,60(08:7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