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奶奶的!”
“這群盜墓賊偷的是真乾淨啊!”
莊雲鵬憤恨的唾罵了一句。
一整個下午,將主墓室內的土層清理了個大概,結果發現最多的,只是一些飾片!
有貼金鹿紋銀飾片、八角形纏枝金飾片、貼金騎射人物銀飾片、鑲綠松石金象飾片等等。
這些飾片,有的出土於主墓室棺床擾土內,有的出土於主墓室棺床西北角擾土內,有的出土於墓道臺階上。
單說樣式,其實都挺好看的。
貼金鹿紋銀飾片,四周鏨刻雲氣紋,中心為一鹿作行走狀,右前蹄抬起,昂首闊步,口吞雲氣,脖系錦綾,十分精緻。
八角形纏枝金飾片,是純金飾片,正八角形,鏨刻纏枝紋。邊緣有4個小釘孔。
貼金騎射人物銀飾片就更了不得了,銀飾片貼金,鏨刻人物騎射形象。
人物作回首射箭狀,頭戴氈帽,身著胡服,腳踩馬鐙,拉弓搭箭作騎射狀。
馬四肢伸展,飛身馳躍,頭戴籠頭,身披馬鞍弓鞱!
那叫一個帥啊!
這個飾片也是最大的,長度有23厘米,殘高都有16厘米!
鑲綠松石金象飾片則是純金飾片,是完整的象形,象身上有鏨刻的花草紋,象腳位置還有細線刻劃的毛髮。
那叫一個栩栩如生,精緻不已。
但是這些飾片好看歸好看,也不能忘記其原作用!
飾片飾片,自然是用來裝飾的片子!
這些飾片,只是一些隨葬品上面縫上的裝飾物而已。
就像是現代人在衣服上彆著的胸針、胸牌之類的東西。
估計是埋入地底時間久了,這些飾片從原本的隨葬品上掉落、脫落了。
然後後來的盜墓賊,沒工夫去注意這些掉在泥土裡的金銀片,它們才躲過了被盜。
也只有它們躲過了,剩下的其他隨葬品,基本上都被偷盜了個乾淨。
反正社科院考古所和青海考古所,在主墓室裡是沒找到幾件完整的隨葬品。
除了魏來發現的那個胡瓶,以及金盃之外,其他完整隨葬品寥寥無幾。
傍晚的時候,他們又發現了幾個鎏金獸面銀牌飾、馬鞍前橋金飾、金杏葉、鑲綠松石金覆面殘件、若干立鳳銀飾片。
依舊都是一些飾片,沒有完整的文物。
倒是在主墓室的擾土,也就是地面被翻動過的土層裡,找到了一件鎏金銀盤。
可是這個鎏金銀盤是殘破的,盤面除中心花卉紋和周邊對稱如意雲紋因鎏金而呈金色外,餘皆為銀氧化的黑色,還破成了好幾塊。
番茄
應該是盜墓賊在發現這個鎏金銀盤時,看到銀氧化的黑色痕跡後,直接將其暴力扔在了地面上,才摔碎了。
氧化成黑色的銀,在古代的話是基本沒有啥價值了。
倒不是說古人不知道怎麼處理氧化銀,只需要將其重新熔鍊一遍就行。
只是這玩意是文物,是個鎏金銀盤。
值錢的是其本身,而不是銀。
對盜墓賊來說,有那個功夫將其重新融成銀,還不如丟了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