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她的頭部、背部下及部分骨骼上見有紅色硃砂的痕跡,這說明她在死後,可能在身上塗抹了硃砂。
只是並不是所有塗抹了硃砂的死者,都能夠像遂先生那樣千年不腐的。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隨葬品也非常豐富,比起上兩位只有一兩件隨葬品,她足足有八件隨葬品!
《諸界第一因》
分別是銅鏡、銅燻爐、銅框玉卮、陶燻爐、小玉環、小玉璜2件和一枚小玉印。
最重要的是那枚小玉印,出土於她的下肢南側,可以肯定是其隨葬品。
只是,這塊玉印上卻沒有刻字,只是一塊黃白色,質地偏軟的方形覆鬥紐。
不過根據印的大小,邊長1.5厘米,高1.2厘米來看,這位人殉在生前,應該是一位南越國的中高階官員。
最有可能的,應該是負責管理南越王后宮侍女的。
秦漢時期,帝王后宮數量都膨脹了,侍女也是多達千人,肯定是有一個領頭管理這些侍女的女官的。
類似宦官頭子那樣。
只是,漢代女官制度不見史書專錄,只在字裡行間偶然有零星資訊,具體的官職名稱和職責,對現代人來說都是一頭霧水。
我們只能從史書上,看到一點點記載。
比如《後漢書·陳藩傳》:“鄭颯與趙夫人諸女尚書並亂天下。”
《漢官舊儀》:“給尚書郎伯二人,女侍史二人,皆選端正者從直。”
《漢儀》:“永平七年,陰太后崩……女侍史三百人皆著素,參以白素,引棺輓歌。”
這裡的“女尚書”“女侍史”,可能就是漢代女官制度中的一些級別。
相對應的,南越國應該也有一套自己的女官制度。
而這位人殉,年紀在四十歲多一點,又是女性,而且還殉葬了。
顯然應該就是協助皇后管理後宮的女官頭子。
只是就算做到了女官頭子,該殉葬還是得殉葬。
沒準還是趙胡覺得這人不錯,將後宮的侍女管理的井井有條,是個人才,所以打算帶她到地下繼續幫忙管理後宮侍女呢~
而且女官的出現,也為其他人殉的身份,提供了一個猜測。
或許,西側室內的這些人殉,可能都是屬於南越王趙胡的侍女。
首先,因為這些人殉都沒有棺材,這說明他們的地位肯定是不高的。
對比一下,門外的車伕都有棺材用,那這些人的地位比車伕還低,和樂伎是一個地位。
那顯然只有伺候人的奴僕、奴婢才有可能了。
其次,西側室內的這些人殉,包括後面的第四位、地位為,他們的隨葬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小玉飾、帶鉤,以及用銅鏡覆面。
這種用銅鏡覆面的葬習,在其他地區未曾見過,是第一例。
但是假設人殉的性別為女,那用銅鏡覆面就可以解釋了,女性愛美,更喜歡使用銅鏡,所以在死後將銅鏡覆面,這是一種“圓夢”的含義。
所以,推測西側室內的人殉都是女性的可能性較大!
是一位女官,帶著手下的一組侍女,跟著殉葬了南越王趙胡,準備去地下繼續服侍這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