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留下了那麼幾分來過這個世界的痕跡。
陳翰有些感慨的在右夫人殉葬的位置摸索著,試圖尋找到一些更多能表明她身份的物品。
還別說,真給他找到了。
就在發現“右夫人璽”位置的不遠處,陳翰又摸出來了四枚印。
其中一枚象牙印,一枚綠松石印,一枚玉印、一枚穿帶玉印。
玉印的出現,再次證明了這位右夫人應該是趙胡的後宮第一人了,玉印都用上了。
不過這幾枚印裡,除了那枚象牙印,剩下的都是無字印。
而在象牙印上,則刻有“趙藍”二字。
“趙藍?”
陳翰在心裡滴咕。
同姓啊?
出於倫理和生理兩方面的考慮,西周初期開始,周代實行族外婚,禁止同姓之間婚娶。
當時因為姓和氏是分開的,所以雖然兩個人看起來氏不同,但是追朔到是同姓的話,也不能婚配。
這點看西周時期的各諸侯們的聯姻就能看出來了。
基本上,姬姓諸侯國之間,是不會互相嫁娶的,只會和外姓嫁娶。
秦國宗室是不會和晉國公室聯姻。
秦國能夠和楚國世代聯姻,一部分也是因為他倆家一家是贏姓,一家是羋姓,是不同姓的兩支。
雖然說,到了西漢時期,姓氏已經合流了。
但是在上層貴族,以及向南越國這種貴族來自秦國的人眼裡,同姓不婚的傳統習俗應該依舊還是遵守的。
這點可比歐洲那些貴族,到了十五六世紀還天天家族內部通婚的情況,好得多。
這也是為什麼華夏的貴族雖然紈絝數量同樣不少,但是傻子、基因缺陷、身體殘疾的情況十分稀少。
從三千年前,華夏古人就知道,同姓家族的人不能結婚。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男女如果同姓結婚,其子孫後代不會繁榮。
《國語·晉語四》:“同姓不婚,惡不殖也。”
春秋時期的古人就已經清楚知道了,同姓通婚將影響宗族的繁衍和後代的素質!
到了西漢初期的南越國。
老趙家的趙胡,娶了一位同樣姓趙的趙藍當妻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