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是等到開主墓室了!”
莊雲鵬雙眼放光,迫不及待的站在主墓室那扇大石門面前,緊張的不斷搓手。
昨天孔建文和傅譜討論決定後,今天便可以開始展開主墓室的清理工作了。
社科院考古所出五人,廣州考古所也出五人,一共十個人的團隊,全都站在了不大的前室內。
“當墓內前室和左,右耳室的清理工作行將結束的時候,後部各室的清理工作就已經著手開始策劃了。”
傅所長作為負責人,認真的向所有發掘工作者解釋道:
“但是,首先我們就碰到了一個難題。”
“墓內第二道石門關閉緊密,不留縫隙,發掘人員怎樣進入後部清理?”
“我們從石門外面,可以觀察到,第二道石門和第一道石門的結構形式相似。”
“即兩扇門的上下門軸都加有銅器件,鏽蝕嚴重,兩扇門板被銅鏽蝕成鐵板一塊。”
“我們曾將門前的一段石門檻移開,石門腳下露出了一條有10餘厘米高的縫隙。”
“試用人力推移,推不動,再在門下放上一個液壓千斤頂,也未能移動分毫。”
“顯然,這扇石門也同樣使用了頂門器。”
“但是和前室的第一道石門不同,第一道石門的上軸已經摺斷了,所以可以直接將石門吊起。”
“這通往主墓室的石門卻還算儲存完好,而且前室和主墓室上方的封頂石也都還在,不好直接將石門抽離,有整室崩塌的風險。”
“怎樣開啟石門?”
“為此,從昨天到今天,發掘隊開了兩次小會研究,提出三種方桉。”
“第一種是李教授提出的,設法開啟石門,哪怕是隻開啟一扇也好,但不能讓石門板受損。”
“二是孔所長提出的,如果石門打不開,可考慮採取大揭頂的方法,即把後部各室的頂蓋石板揭開,工作人員從室頂下去。”
“三則是我的想法,我們可以嘗試從前室正對石門處開挖一段坑道,人員從地下坑道進入。”
“三種方法孰優,一時尚難判定,想來想去,我和李教授以及孔所長,還是認為應該先讓個別人員,進入主墓室摸清楚情況,再下定論。”
照例,傅譜將昨天大家開會討論的情況,再次通報了一下。
平常如果只是廣州所自己人幹專案,肯定不用如此細緻的,但是現在是兩個所成立聯合考古隊。
那各方面的事情都還是敞開說清楚比較好。
將情況都說了一下後,傅譜這才下達了今天的工作任務。
“我們今天要做的,就是從石門下開挖一段可容一人爬入的小通道,進行實地探查。”
“大家動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