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這人,雖然沒少抄錯、寫錯一些史料,《史記》裡也有一部分記載確實是和考古發現有出入,被重新修訂。
但是那些都是針對《史記》裡春秋之前的歷史。
漢初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記載,除了一些為尊者避的記載。
比如呂后所立的前、後兩位少帝,關於他們到底是不是惠帝子,到底是怎麼死的。
確實有些疑雲,可能光靠《史記》裡的寥寥記載,沒法還原事件全貌。
但是不涉及到劉家家事的事情,太史公可就沒什麼好忌諱的了。
更別提趙胡登基的年代,太史公正值中老年,是經歷過那段時期的。
以他的嚴謹性和認真程度,應該不至於將趙胡的名字都搞錯。
於是,這“??”字和“眜”字的印章,出現在西耳室內,就顯得有些怪異了。
“或許,這是趙胡后妃的私印所印的?”陳翰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這座墓,應該不止埋葬了趙胡一人。
一般這種諸侯王,乃至皇帝之墓。
按照西漢時的喪葬風格,通常是正妻,也就是皇后或者王后,要和皇帝、諸侯王異穴而葬。
因為以當時的社會風氣來說,正妻和丈夫是平等的,待遇當然也要平等。
包括春秋、戰國,乃至更早的商代,正兒八經的諸侯正妻,都是與諸侯分穴而葬的。
但是,諸侯們又不止有一個女人。
除了正妻之外,還有一堆后妃呢。
多說一嘴,春秋時期,殉葬制度還在的時候,諸侯的正妻是不需要殉葬的,因為正妻夫人,需要承擔教育後人、維持下任貴族統治穩定等重要工作。
但是諸侯其他的滕、妾,僅供諸侯啪啪啪的,那就需要跟著一起殉葬了。
而殉葬後,便與諸侯埋在同一墓室之中。
一般是埋在側室,方便墓主人死後“臨幸”。
所以西耳室的陪葬品中,有一部分應該是屬於趙胡后妃的,比如那些絲綢。
那封泥中出現的人名私印,就有可能是趙胡妃子的印章。
“暫時先這麼猜測吧。”
一直沉默著聽大家討論的孔建文,大手一揮:“這座南越王墓,才剛完成了前室的發掘,不用這麼急著下定論。”
閱讀網
“也許在主墓室,和兩個側室裡,能夠找到更多的證據和答桉,解開這些封泥人名之謎。”
“傅所長,既然西耳室的清理工作已經差不多完成了。”
“那我們明天就正式開始主墓室的清理吧!”
“說實話,我對主墓室的情況,早就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