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玩意太出名了。
出名到任何一個學考古的人,絕對都會找機會去博物館親眼看一看。
“走,兩位所長和李教授應該等急了。”
“室內的環境已經都拍攝完畢了,我們出去彙報吧!”
陳翰小心翼翼,分外不捨的重新將這塊玉片放回了地上,招呼著莊雲鵬和凌安,就要原路返回了。
這片玉片肯定是不能帶出去的。
他們是需要透過地道爬出去的,如果帶上玉片,萬一在爬的過程中,將玉片磨損了,這是考古界的重大損失啊!
所以哪怕再留戀,陳翰也不敢帶上。
......
陳翰他們帶著拍攝下來的主墓室情況,從地道爬出來後,李教授立馬召開發掘隊員會議。
兩個考古所的所有研究員,全員參加。
討論的話題只有一個,怎麼開啟主墓室。
圍繞著先前提出的三個方桉,大家進行了激烈的討論。
最終,三位領導還是覺得。
由於大部分頂蓋石已看到有斷裂現象,如用大揭頂方法,蓋石吊離時必會碎裂,不利於以後的墓室原址保護,所以不能採用。
而透過地道進入,考慮到墓室的基礎安全,坑道不宜過大過深,這樣工作人員的進出極不方便,而且已知後部有的隨葬物形體頗大,很難從地道轉移出來,這個方桉亦不可取。
討論了半天,大家認為,還是要從開啟石門上想辦法,方便入內清理。
所以,下午的時候,大家又把地道拓寬加深了一些,林雅和另外兩位廣州所的研究員,再次進入主墓室,測繪位於石門後面的幾堆陶器平面圖。
然後把一部分的陶器暫時起取,轉移到主墓室的深處,為開啟石門騰出一塊工作場地。
與此同時,傅所長也去請來了市園林局石建築工程隊的唐隊長,請他幫忙商討開啟石門的方法。
術業有專攻。
這位石建築工程隊的唐隊長,與石頭打了一輩子交道,做過非常多石門。
雖然南越王墓的石門是兩千年前的產物,但是也難不倒他。
他實地考察了一番後,發現西邊的石門上軸處有一道裂痕。
唐隊長認為,可以借用這條裂縫把一扇石門開啟。
辦法是在這扇門下的門檻底部掏挖,只要饅慢掏挖,因石門很重,上軸處已有裂縫,石門板必然也隨著下沉,這樣便可以安全地把它吊離。
西紅柿
隔天,大家便按照昨日所定的方桉施工。
先將石門下面掏空,使石門下沉一點、待四邊有了空位後,用麻袋把石門捆墊後再縛上鋼絲繩,藉助一個手動葫蘆,就順利地把門板吊離,移到墓門外暫存。
這樣,石門被卸下來了,上面用於承重的門軸卻還在,可以有效承重。
不過為了避免坍塌的風險,還是再用兩根金屬支架做了加固,以防不測。
最後,在門口鋪上兩塊木製的厚板,當做地墊,主墓室便徹底對所有考古工作者們開放了。
大家可以隨意進出,並且正式開始主墓室的清理工作!
“先清理靠東牆放置的漆木屏風,為清理棺槨騰出一點可供蹲站的地方!”
“都不許亂碰原棺槨處的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