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亭app
要不是陳翰算起來是北大人,而且一上來就展示了一番自己的學術水平。
不然幾位教授絕對不會給他好臉色看的!
“哈哈,現在我們這邊也有證明隨就是曾的證據出土了!”
剛剛從其他探方趕來的,湖北考古所所長姚迅,雙手插著腰,那叫一個揚眉吐氣。
有了這個唐侯簋,湖北考古所為棗樹林墓地發掘審批做的工作,就沒有白費!
其他陸續趕來的湖北考古所研究員,以及北大考古文博院的學者們,一個個臉上也都眉開眼笑的。
終於沒讓文峰塔墓地一枝獨秀了。
見到各位領導和教授們的心情都很不錯,陳翰連忙和他們攀談了起來。
整個發掘專案80%的考古工作者都趕來了M191號墓,這可是瞭解棗樹林墓地發掘情況的最好時機啊!
陳翰到處打探,終於是將這邊的情況摸清楚了。
目前棗樹林墓地已經發掘了曾公求、曾公求夫人漁羋、曾侯寶、曾侯寶夫人羋加,四座國君級別的大墓!
並且還發掘了二十多座中小型墓,年代基本上都處於春秋中期到中晚期。
出土了400多件銅禮樂器,其中大部分有銘文,銘文有“曾”、“曾公”、“曾侯”、“曾叔”、“曾孫”等。
其中大型墓隨葬銅禮器的組合較為齊全,出土禮器超過八種。
中型墓葬的禮器組合也很齊全,一個墓能有78種禮器,只是在數量上比不上大型墓葬。
而小型墓葬則一般一座墓只有四種禮器,而且數量上更為稀少。
都能符合《周禮》制度,沒有出現任何逾越的情況。
而且還清理了馬坑4座、車坑5座,車坑和馬坑分設。
馬坑內葬馬數量不等,多者20餘匹,少者僅幾匹,馬均為殺死後埋葬。
車坑葬車多者十餘輛,少者幾輛。
車的結構完整,部分車體、車器、車飾形制獨特。
這倒是在春秋中期的墓葬發掘之中,首次發現如此完好的車馬坑。
光是這些車馬坑,對研究春秋中期的戰車體系,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可是“戰車”為王的時代,各國衡量軍事實力的標準,都是以“X乘之國”來比喻。
千乘以上才是大國,五百乘為中型國家,五百乘以下為小國。
這裡的“乘”,指的就是戰車!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與曾國有關的銘文了,豐富補充了現代人對春秋時期曾國的瞭解。
倒是今天發現的這個唐侯送給隨侯的簋,算是最大,最重量級的考古發現了。
不過棗樹林墓地的發掘工作也還沒完全結束,後續也許還會有什麼重量級的發現也說不定。
細細瞭解了一番這邊的情況後,陳翰就心滿意足的告別了鄭獻教授等人,打道回府了。
他也要準備開始整理撰寫一系列和曾國有關的論文了。
在心裡,陳翰給自己訂了一個小目標。
“至少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