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8號墓,也是一座曾侯級別的大墓!
而且其東北面,還有他夫人的M8號墓。
發掘過程中,陸續出土了一批帶有“曾侯丙”字樣的禮器。
而且根據禮器的形制判斷,這位曾侯丙可能是比曾侯乙還要更晚的曾侯,大致處於戰國中期!
從他的名字也可以窺見一二。
甲乙丙丁,丙可在乙後頭。
不過陸續出土的這些青銅器裡,除了帶有“曾侯丙之行簋”之類的銘文外,並沒有其他紀錄了什麼大事的銘文。
《騙了康熙》
這讓人怪可惜的。
但是曾侯丙出現在曾國春秋晚期的墓葬群裡,也挺讓孔建文意外的。
倒不是文峰塔這邊沒有戰國時期的墓葬,而是這邊戰國時期的墓葬都是楚墓,出土的都是帶有濃郁楚文化,以及“楚”子銘文的貴族。
所以之前大家都認為,文峰塔這片,應該在戰國時期就屬於楚國了。
所以曾侯乙的墓才在更北邊的擂鼓墩那邊。
但是沒想到,這裡還有一位比曾侯乙在位更晚的曾侯埋葬。
那曾侯乙的墓跑到擂鼓墩去,就有些太奇怪了。
而且擂鼓墩那邊還有一座曾侯級別的大墓,是被保護起來了,禁止發掘的。
是什麼原因,導致戰國早期的兩位曾侯,到了更北邊的擂鼓墩墓地下葬,而曾侯丙卻又遷回了文峰塔?
或許戰國早期,曾國的疆土曾經有過一次大的變化?
這注定是一個,目前暫時無法解開的謎團了。
......
跟隨孔建文一起發掘M18號墓的陳翰,在得知了荊州博物館那邊,準備好遂先生的宣發工作後。
也就暫時告別了發掘現場,與趕來和他會和的衛思思,買了一班隨州前往荊州的動車票。
原本,他是答應了荊州博物館,要幫忙做一期遂先生科普影片的。
算是為荊州博物館進行網際網路宣傳。
但是後來荊州博物館那邊,又提出了建議,希望陳翰能夠作為“特邀參觀者”的身份,在遂先生地宮正式開放之前,來進行一次“初見”直播。
帶領網友們,先來一場網際網路的雲逛地宮活動。
接到這個建議的陳翰,還蠻驚訝的。
一般來說,博物館是不願意讓私人在館內進行直播活動的。
沒想到荊州博物館居然如此超前,打算將線上的直播和線下的逛館結合在一起。
對此,陳翰是很樂意幫忙的。
因為他也想看看,遂先生的地宮是什麼樣子的,和隔壁辛追夫人的地宮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在收到了地宮已經落成,並且安放遂先生的玻璃棺也就位後,陳翰就立馬放下了手上的發掘工作。
在請示了孔建文之後,就帶著衛思思和直播裝置,出發前往了隨州。
這場特別的直播,也能為他的自媒體賬號,獲得非常多熱度和關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