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兩面受敵,闔廬之弟夫概在沂邑戰敗後就率軍回國,自立為王去了。
闔廬氣的半死,又揮軍回國料理小弟,最後夫概兵敗,又逃亡到楚國,還被楚昭王接納了,做了楚國的封君。
秦國來幫忙楚國的軍隊,在幫助楚昭王收復失地後,也就拍拍屁股回國了。
並沒有像現代的某些國家請外援,請來了就賴著不走了。
整個一場吳楚之戰打下來,吳國、楚國的高階貴族們,都沒有損失,受傷害的都是底層的平民,被來回劫掠和隨意殺害。
各國上層的貴族,都沒有任何性命之憂。
就連自立為王的夫概,兵敗後也能逃到楚國繼續做封君。
這就是貴族時代。
整個貴族階級其實本質上是一個利益集團。
互相之間雖然會攻伐,但是絕對不會搞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屬於是在規則內的爭鬥。
誰要是破壞這個規則,大肆殺害貴族,哪怕殺害的不是本國貴族,是外國,乃至敵國的貴族,那也會被群起而攻之!
因為大家都是宗周體制下的貴族,嚴格來說是屬於一家人的,互相之間都要體面。
你動不動就搞破家滅族之戰,那要是哪天把我家滅了,那我的子孫後代怎麼辦,我的先祖誰來祭拜?
這個後果想想都可怕,絕對不能有這種喪心病狂的貴族存在!
但是時代的車輪是無法阻擋的。
為什麼是三家分晉,開啟了戰國時代?
就是因為晉國的卿,對敵人狠,對自己人也狠啊!
他們是真的動不動就滅族的!
晉卿不但對外兇,對內搞兼併和滅族也有一手。
整個春秋時期,晉國內戰之中被弄死的大小貴族,可能是其他所有諸侯國加起來的三倍還多。
巔峰時期同時擁有八卿的晉國,最後可是隻有三家勝出,瓜分了晉國。
也是在趙魏韓的影響下,周禮才徹底崩潰,諸夏徹底進入到了撕破臉的不義之戰,各式各樣的兵法才開始大爆發。
在晉國那股貴族之間爭鬥動不動就是你死我活,或者大家一起死的風潮,還沒傳遍天下之前。
處處對貴族充滿了優待和禮儀的戰爭,才是社會主流。
闔廬來隨國討要楚昭王的時候,能和隨國大司馬曾孫邵成為好朋友,乃至於互贈禮物,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沒準在闔廬的墓裡,也有一件來自曾孫邵的禮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