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有一個可能,這位M1號墓的諸侯,下葬時的七鼎六簋,被盜墓賊給盜走了五鼎六簋。
只剩下了兩個鼎,而且還是兩個殘損嚴重的鼎。
周代的鼎可分為鑊(huò)鼎、升鼎和羞鼎。
陳翰正在觀察的這個鼎,就是一件鑊鼎。
可惜的是,這個鼎殘損非常嚴重。
鑊鼎是一種雙耳三足圓鼎。
但是陳翰眼前這件鑊鼎,卻僅存一耳及部分口沿、兩隻鼎足、部分圜底。
不過僅存的鼎面,依舊非常的精美!
下腹部支立獸面圓蹄足,附耳內外側飾黍螭紋,頸、腹部各飾一週寬頻狀黍螭紋,足根部飾浮凋獸面紋。
不管是凋刻的水平,還是各種精緻的花紋,都一點不遜色於曾經出土的其他鼎。
精美程度可以堪稱絕美!
但是越是精美,陳翰就越是為這個鼎的殘破而感到可惜。
不止這個。
放在隔壁桌上的另外一個升鼎,也同樣殘損嚴重。
升鼎是一種束腰平底,兩耳弧形外撇的三足鼎。
但是隻殘存部分的口沿、腹部、平底、足及部分爬獸附件。
雙耳已經殘損,附件也全部脫落了。
大概只剩下原來鼎的一半高。
但是殘存的沿面飾淺浮凋蟠螭紋,頸部也有浮凋蟠螭紋,內填細密的三角幾何紋和圈點紋。
腰部飾一週略窄小浮凋蟠螭紋帶,其下浮飾一週稍寬蟠虺紋帶。
足面淺浮凋蟠螭紋,足根部浮凋倒獸首面,嘴上咬託鼎底腹,隆眉怒目,高鼻翹角。
在鼎腰和口沿上,附有六個相同的鏤空蟠螭紋怪獸,昂首凹腰,揚尾磨爪,作爬伏狀!
獸首浮凋高鼻凸目,雙角外翹,口銜鼎口外沿。
從殘存的浮凋上都可以看得出來,原本的整器應該是鑄造的非常精美,工藝高超!
估計這兩個鼎能夠儲存下來,就是因為殘破的太嚴重了,所以才沒被盜墓賊盜走吧。
這種殘破的鼎,在古代應該是很不好出手的,特別是在西漢禁止私人鑄幣後,這種鼎連拿去私熔鑄幣都不行。
所以盜墓賊才沒有盜走,也算是給考古工作者們留下了一點寶貴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