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個玉蟬,是塊印!”
孔建文連忙捧著這塊玉,拿到水邊簡單沖洗了一下。
玉是最耐儲存的東西了,畢竟本來玉就是一種礦石,結構非常穩定,放千年萬年都不會壞。
所以清理起來也完全可以大膽一點。
再加上這塊玉印是被含在嘴裡的,相對來說還是很乾淨的。
“白色的,一點光澤都沒有,並不是上好的玉材啊。”一邊清晰,孔建文一邊還在搖頭可惜。
這塊玉的材料真的很一般,外觀看起來,更像是一塊白磚,而非剔透晶瑩的玉。
但是對於考古工作者來說,文物自身貴不貴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物本身。
像爛成一團淤泥的竹簡,對大部分人來說可能一點都不貴重,但是對考古工作者來說就是稀世之寶了。
這塊玉印也一樣,本身的材質雖然一點都不貴重,但是上頭刻的文字,卻非常重要!
“老李,小陳,你倆來看看,這上面刻的字是啥?”
清洗完玉印後,孔建文就迫不及待的將其拿給陳翰和李教授。
孔建文是做新石器時期考古研究的,在金文和篆書方面並不精通。
陳翰其實讀博的方向也是新石器時期考古,只是因為系統的原因,他的篆書水平才突飛猛進了。
兩人接過孔建文遞來的玉印,便湊近研究了起來。
這塊玉印並不大,長寬也就一厘米多點,不然也塞不到舌下。
細看之下,這塊印上篆刻的文字還是很清晰易辨的。
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道:“遂!”
“這應該是一個遂字!”
“這應該是墓主人的名字,告地書上模糊了的那個字!”
“遂,明白了。”孔建文點點頭,看向了正被醫學專家們翻來覆去研究的那具古屍,有些肅然的說道:“原來這位是遂先生,五大夫遂。”
“可以預見,要不了多久,遂先生就會和辛追夫人一樣,轟動全國了。”
根據告地書的記載,這位遂先生入土的時間,是漢文帝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69年。
這也就比辛追夫人的去世時間晚了一年而已!
太巧了,兩位來自西漢初期的貴族,去世時間僅相隔一年,屍體卻全都歷經2100年不腐!
這訊息一旦傳出去,絕對會轟動全國,乃至震驚世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