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漢時期開始,無數史學家就一直爭論不休。
有人支援文帝造漢半兩,有人支援是武帝造的。
一直爭論了兩千年,這個問題都沒有下定論!
就算到了現代,這個問題也還在困擾著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
因為雖然現在市面上還能找到一些漢半兩,但是根本沒辦法確定這些漢半兩是啥時候鑄造的。
碳十四測年在金屬這種無機物上並不好使,就算能用,誤差也有大幾十年。
漢文帝到漢武帝之間可沒相隔多久呢!
所以靠現存的漢半兩,根本沒辦法確定這玩意到底是啥時候鑄造的。
想要證實那種歷史記載是正確的,就只能靠考古發現。
只是很可惜,過去幾十年裡的華夏考古,各種搶救性和保護性發掘中,漢文帝時期的墓葬本就比較少,並且這些少數被髮掘的漢文帝時期墓葬裡並沒有發現漢半兩。
所以漢半兩大到底是什麼時候始鑄的,到現在都還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這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當陳翰確定,自己在這個大“盲盒”裡,掏到的半兩錢是漢半兩,而不是秦半兩後,他立馬就亢奮起來了。
這幾十枚漢半兩在墓葬內出土,意義可太重要了!
要知道M168號墓,可是有大量陪葬品的,其中很有可能找到確定墓主人身份,或者記載墓主人生平、死亡年代的東西!
就算沒有準確記載墓主人生平的陪葬品!
憑藉這豐富的隨葬品數量,也是有可能確定墓主人是生活在漢文帝時期,還是漢武帝時期的。
畢竟不同皇帝在位的時期,各種器物制式上,多多少少都有一點差異。
漢文帝和漢武帝之間可是隔了一個漢景帝的!
一旦確定墓主人的生活年代,如果是漢武帝的話還好,最多就是繼續保持這個爭議,支援漢半兩武帝造的史學家們,可以更多一個佐證點。
但是!
如果確定這位墓主人是生活在漢武帝之前的時期,那這個困擾了華夏史學家兩千年的問題,直接就可以解決了!
“孝文五年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的歷史記載,將成為100%無可置疑的信史!
緊接著,一系列圍繞著漢武帝貨幣改革的問題,以及漢文帝在文治上的功勞,都將重新被定義和改變!
說的膨脹一點,這甚至是一件足以釐定歷史的大事件!
想到這些,陳翰渾身上下就立馬充滿了亢奮因子!
必須要找到能證明墓主人生活年代的出土物啊!
十枚,二十枚,三十枚……
越來越多的漢半兩,被陳翰從這個大竹笥裡掏了出來。
前前後後加起來,一共有61枚漢半兩,被放置在了這個竹笥之中!
這還不算完!
在掏光了漢半兩錢之後,陳翰發現竹笥里居然還有東西!
一根正中上側帶有一個小銅環的長條形竹片,被壓在了這六十多枚半兩錢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