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滿級考古大師 > 第五十九章 一枚半兩錢,困擾華夏兩千年!

第五十九章 一枚半兩錢,困擾華夏兩千年! (第1/2頁)

發現了半兩錢後,很快陳翰就更加驚訝和亢奮了!

因為,他在仔細觀察了一番這二三十枚出土的半兩錢後,可以確定這些半兩錢都是漢初的四銖錢,又稱漢半兩,而非秦半兩!

這位M168號墓的墓主人,陪葬的半兩錢,居然不是秦半兩,而是稀少的漢半兩!

那這意義可立馬就不一樣了,甚至重要性直線上升!

如果運氣好的話,這幾枚漢半兩的出土,甚至有可能解決一個困擾了史學界兩千年,一直都懸而未決的問題啊!

至於是什麼問題能困擾華夏史學家兩千年,就說來話長了。

這事得從秦朝滅亡開始說起。

當年,秦朝滅亡後,西漢初期是仍使用秦制半兩錢的。

不過由於允許民間私鑄,再加上劉邦和呂后都曾經搞過一些亂七八糟的幣值,這就導致西漢初期的錢制較亂。

直到漢武帝登基後,進行了前後六次貨幣改革,從三銖錢、半兩錢、皮幣和白金幣、五銖錢之間反覆多次試行後。

最終才幣制歸一,嚴禁私鑄,全國通行五銖錢為法定貨幣。

五銖錢也成為了華夏曆史上鑄行數量最多、時間最長最為成功的長壽錢。

從西漢一直到南北朝,乃至隋朝一統天下後,都有在鑄五銖錢,歷時長達739年!

而如此輝煌的五銖錢,誕生之初,其實也是有“前輩”學習的。

這個前輩,便是四銖錢!

又稱四銖半兩、漢半兩!

四銖錢直徑為2.42.6厘米,重2.22.8克,基本沿用了秦半兩外圓內方的鑄造方式,但是比五銖錢要輕一點,小一點,同時也誕生的早一點。

不過!

對於四銖錢,也就是漢半兩的誕生年代,史學界一直存在著非常大的爭議!

主要分為支援漢半兩是漢文帝鑄造的文帝派,以及漢半兩是漢武帝制造的武帝派!

之所以會分成兩派,得怪班固這位東漢史學家,自己在《漢書》裡的記載前後不一致!

班固在《漢書·食貨志》裡說:“孝文五年更鑄四銖錢,其文為半兩。”

並且行文最後又說:“自孝文更造四銖錢,至是歲四十餘年,令縣官銷半兩錢,更鑄三銖錢。”

這個說法,倒是和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的說法大致相同。

根據這個說法,漢半兩是漢文帝時期就鑄造了的,到大約漢武帝建元五年之後,才被淘汰,換成了三銖錢!

但是,怪就怪在,班固自己在後來的《漢書·武帝紀》裡又說:“建元元年春二月行三銖錢,五年春罷三銖錢,行半兩錢。”

之後“元狩五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

如果按照班固的第二套說法,那就變成了漢武帝建元元年是用的三銖錢,到了建元五年改用半兩錢,最後元狩五年才定下用五銖錢。

於是,在班固自己的嘴裡,就出現了兩套相悖的幣值順序。

第一套是和《史記》記載一樣的半兩—三銖—五銖繼承關係。

是漢文帝先鑄造了半兩,然後漢武帝在建元五年改半兩為三株錢,最後在元狩五年改三銖錢為五銖錢。

而第二套,則是三銖—半兩—五銖的繼承關係。

沒有漢文帝什麼事情,是漢武帝在建元元年鑄造三銖錢,之後建元五年改三銖錢為半兩錢,最後元狩五年罷半兩錢,行五銖錢。

到底這兩套歷史記載,哪套說法才是正確的?

最新小說: 重生假少爺,從打獵帶妻女發家開始 我在撣邦那些年 讓你養老婆,沒讓你養BOSS 酒廠魅魔,線上○○ 強扭的霸總太苦澀,重生她不愛了 對你不止是喜歡 出軌還裝好老公?全網直播你翻車! 契約女友太美,大佬一個個淪陷了 新生,我要造福一方 神算小村醫 2001傳媒教父 還能不能讓我畢業了 年少有為 重生後我靠學習成了富一代 我身體裡有龍魂 諸天萬界任逍遙 醫路青雲 醫武巔峰 開局穿越:誰能比我慘? 時代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