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李老頭從集市上買回了雞鴨魚肉之類的食材。
去時是一個人的他,回來的時候身背後跟著好大一批人。
仔細一瞧,俱都是附近的百姓,他們得知了姚裕來到了李老頭家裡,那叫一個興奮,多少吃飯到一半的碗都扔了跑過來,要目睹姚裕風采。
整個現場,搞得就跟追星會一樣。
得虧魯弼與賀雄力大,把熱情的百姓們都給攔住了,不然的話,姚裕有充分的理由懷疑,自己會被熱情的百姓們踩為肉泥的。
百姓們的熱情不止於此,得知李老頭要宴請姚裕,眾人更為激動了。
這家拿著酒,那家拿著肉。
七拼八湊,就湊出來了海量食材。
甚至於,不少婦女都強行擠進廚房,要幫李老頭妻子做飯。
小小的廚房,差點沒給擠爆炸了。
還是姚裕表示來者都是客,一塊吃頓便飯為由,讓情緒激動的百姓們略微安定了下來。
於是乎,李老頭家裡熱鬧開了,無數百姓回家搬來了桌椅,爭取距離姚裕更近一些,好和姚裕說上兩句話。
“哎呀,大人啊,大傢伙真不知道怎麼感謝您好了。原本我們這些人這輩子都沒啥幻想了,能有一塊田種,不被餓死就是目標。現如今,您還為大家創辦了學堂,讓我們的孩子也有機會讀書認字,出人頭地。光是這一點,大家都恨不得把您供起來,每天上香參拜呢。”
一個年齡七十歲左右的老頭捋著鬍鬚,樂呵呵的說著。
他的話音落下,旁邊立刻就有人跟著附和。
這讓姚裕尷尬不已。
說真的,他這麼做的原因一來是照搬了家鄉的全民開智政策,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打壓世家門閥。
遠沒有大家說那麼高尚聖潔。要知道,這會兒在百姓心中,自己所作所為,簡直成了聖人。
這不,慚愧之下,姚裕就擺手道:“沒沒沒,沒有大家說的那麼厲害,我也只是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爭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罷了。”
說是這麼說,但眾人感激姚裕的心卻絲毫不曾減少,反而因為姚裕的謙虛,對他更加尊敬了。
聊著說著,一個百姓忽然詢問:“對了大人,南郡各地的學府也差不多都建立起來了,孩子們啥時候可以入學正式開始學習啊?”
姚裕思考了一番:“下一年吧,下一年八月份左右。光一個南郡的學府的話,沒辦法讓整個荊州的孩子都能學習。所以,最好統一在下一年八月份。等到荊州所有學府都建立起來,到那時,整個荊州的孩子都可以同時入學,也不存在誰家孩子學得快,誰家孩子學的慢了。”
“啊,那會不會太晚了。”
“不會,除了各地學府興建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這麼多孩子入學需要的書籍肯定也是不少。多出來一點時間,大家也能更好的準備。畢竟荊州的勸學從事陶績一個人教不了這麼多學生。荊州十萬適齡的孩子,這麼多人,累死他也忙不過來。所以,還得等目前荊州學府中,這最新一批的三百八十二名學生畢業了,才能兼顧四方,各位說呢?”
眾百姓聞言都若有所思的點頭。一琢磨,還就是這個道理。
見眾人都點頭,姚裕也鬆了口氣。
老實講,從一開始他在汝南創辦學堂的時候,學生們還遠沒有這麼多。
後來,姚裕拿下荊州,為了推行學府制度,就讓陶績招納了許多聰明伶俐的年輕人進入學堂學習,這一來,等到了學府推行時,也可以讓各地學府都有老師先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