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除了討逆將·軍這個身份之外,全衍還兼任著江均離開之後,留下的汝南太守空缺。
這個兼任並非是虛名,而是實打實的,這不,姚裕把汝南太守的官印都給了全衍。
臨別前,姚裕還不忘囑託全衍:“北方局勢瞬息萬變,你只要記住一點,不論何時,都不可以讓我們捲入其中就行。一般來說,有司馬越在前邊給我們頂著壓力,我們這邊,會安生許多。”
全衍點頭答應一聲:“放心吧主公,我知道。”
“嗯,除此之外,從北方來的流民也統統收留,以後荊州想要發展起來,還需要這些流民呢。”
“是,主公。”
“好好努力,我先去了。”
說罷,姚裕領著親兵,跟上了大部隊。
長話短說,一個月後,姚裕帶著大軍與三十萬百姓回到江陵。
他回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召集眾將,論功行賞。
班表除了鎮南將·軍府長史的身份之外,還多了一個荊州別駕的任命。
可以說,在荊州除了姚裕之外,班表便是地位最高的存在。
緊跟班表後面的,則是簿曹從事索弘,主管荊州大小錢糧事務。
陶績升任為典學從事,負責荊州大小學政。
文續為治中從事,負責諸曹文書的工作。
而孫奕則接任索弘留下的鎮南將·軍府參軍職位。
雍據除了蕩寇將·軍的職位之外,還多了一個兵曹從事的兼職,負責荊州內外所有軍事。
給雍據這個職位,一來,是感激他在平定荊州時,多番出的力氣,立下的功勞。
畢竟自己不管是在征討陳敏還是回頭反攻荊州的時候,雍據從來都是領一支偏軍南征北戰,獨當一面。這個位置給他,也是情有可原。
也是姚豹在對戰陳敏的過程中犯了錯誤,不然的話,這個職位,姚裕就給姚豹了。
至於負責人才選拔的功曹從事,姚裕思來想去,給了二叔姚慶。
一來,軍中文職都已經有了安排,不合適再給他們過多的權力。
二來,姚慶是自己二叔,是自己人,而且,在自己反攻荊州的時候,姚慶還在長沙起事,為自己分擔走了許多的壓力,這也算是功勞一件了。
把功曹從事這樣重要的位置給姚慶,姚裕也放心。
其實論起來能力,把功曹從事給三弟姚範更合適,但姚範年齡太小,心性還不算成熟,有時候他做事過於偏執狠毒了,再加上,姚慶姚政這兩個做大的都還是白身,那能有姚範這個小輩上位的道理不是。
這不,姚裕提拔二叔姚慶並讓其兼任江夏太守之後,還特意給三叔姚政,設定了一個新的職位。
新職位名為工曹從事,專門負責荊州境內所有的水利,農利,建築等有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