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這些從事之外,被姚裕從汝南帶回來的江均直接升任為從事祭酒,負責所有從事的管轄。名義上,是諸多從事的長官,也算是位高權重了。
畢竟姚裕能崛起,少不了江均父親江溫留下的政·治遺產助力。給他一個高位,說得過去。
除了這些文職之外,武將官職也有升遷。
其中跨度最大的,便是沈林。
廬江舒城一戰,沈林父子間接性的擊潰了陳敏吞併廬江的野心,就二人的表現來說,你不給他們一個官職說不過去。
於是乎,沈林便成為了繼雍據,姚豹,全衍之後,第四個獲得將·軍職位的武將。
姚裕在和司馬越討價還價中,表示了要給沈林拜為建武將·軍的想法。
司馬越也很大方,直接就同意了。
沈林升遷,他留下的厲鋒校尉官職,則是被他的兒子沈承繼承。
同時,沈林也被姚裕點為廬江太守,負責鎮守東大門。
至於高侃,滿匡,全耀等校尉官職都沒有變化。
唯一的變化就是高侃除了鷹揚校尉的官職之外,還多了一個南陽太守的職位。
滿匡為長沙太守,當然,如果不是朝廷有規定,官員不能擔任家鄉所在地的太守的話,姚裕就讓二叔姚慶擔任長沙太守了。
這不,思來想去,也只能將長沙太守的位置給了滿匡。
像是孔驍,從軍司馬升為揚武校尉,兼任桂陽太守,吳炯升為別部司馬,兼任零陵太守。
武陵太守由陳忠兼任,他的官職,也從牙門將,升任為護蠻校尉。
畢竟,武陵地區,還是有不少五溪蠻的。
除此之外,姚信從別部司馬升為奮武校尉鎮守宜都,負責防備蜀中方向的壓力。
姚豹的話,被任命為襄陽太守。
像是後來投奔的連濬,賀雄,王玄策,也都有升遷。
連濬被點為橫江校尉,回江陵負責訓練水軍。
賀雄升為牙門將,和魯弼一起,負責姚裕的護衛工作。
王玄策則是按照約定,升任其為折衝校尉,隨軍駐紮在江陵。
當然,姚裕也沒有忘了在長沙之戰中,立下了功勞的堂弟姚苞。
姚苞被點為別部司馬,和姚慶一起,鎮守江夏。
當姚裕將任命一條條一件件傳達下去時,獲得升遷的眾人紛紛拜謝大恩。
江陵城內,好一片和諧景象。
···
麾下文武升遷任命下達,眾人在前往各自郡縣所在地赴任之前,姚裕特意將大軍集合一處,除了在廬江的沈林以及其麾下一萬精銳之外。姚裕手中剩餘的兩萬三千人,一起北上向襄陽,南陽兩地進軍。
雖然司馬越的命令下達,要求山簡衛展讓出所在防區,回朝中任職,但,這兩個地方,還得姚裕大軍前來接管才行。
當姚裕率領大軍打著旗號趕赴襄陽城外之際,襄陽原太守山簡的臉色是鐵青鐵青的。
他不敢相信,司馬越就這麼向姚裕妥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