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風景秀麗,空氣新鮮,釣費每天五十塊錢,是很多釣魚人的垂釣聖地。
除了不能釣鰱魚,其餘的魚,釣再多都沒人管。
“來得有點晚,好點的釣位,都被人佔了。”穆雪瑩秀眉微蹙。
“我有工兵鍬,就在那裡鏟兩個釣位。”方圓笑道。
對釣魚人來說,颳風下雨、寒冬酷暑、飢渴疲憊都能克服,更別說是釣位了。
選了個水深兩米左右的區域,方圓拿出工兵鍬,剷出兩塊平地。
放好釣箱,插上釣傘,架上杆架,調製餌料......
如今正是夏季,哪怕現在才八點多,太陽也有些熱了。
第一條魚到手,方圓這才將魚護下水。
沒釣到魚之前,他沒有下魚護的習慣。
“兄弟姐妹們,今天主播在大湖釣鯽魚。”穆雪瑩開啟直播。
“瑩瑩姐,你不釣大魚了嗎?”
“瑩瑩,讓方老師去釣鯊魚吧,我想看他釣鯊魚。”
“瑩瑩姐,讓方哥唱一首新歌怎麼樣?”
“穆老師,我也在大湖釣魚,我過來找你們。”
釣了十幾分鍾,一個釣友走了過來。
“方老師,穆老師,我是你們的粉絲蕭戰。”青年笑容說道。
“你好。”方圓打了個招呼。
“方老師,你的餌料,能給一點嗎?”蕭戰遞上一支菸。
“我給你一包吧。”方圓開啟釣箱,取出一包自制鯽魚餌。
“方老師,這個餌料怎麼用?”
“跟商品餌料的用法一樣。”
“謝謝方老師。”
閒聊片刻,蕭戰帶著一包餌料離去,此時的他,迫不及待的想體驗爆護。
“這樣一包餌料,大概有一公斤,能用不少次了。”
回到釣點,蕭戰調製了一些餌料,用鉛皮抽了十幾竿散泡。
不到五分鐘,他就釣到一條鯽魚。
“效果太牛了,專門釣鯽魚,鰟鮍、鰷魚、趴地虎都不吃。”
連竿不斷的蕭戰,興奮不已的忙碌著。
臨近十點的時候,方圓和穆雪瑩就收竿走人了。
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他們兩個的漁獲加起來,有三百多斤鯽魚。
摺疊塑膠箱裝水,開啟充氧機,然後將鯽魚倒入其中。
駕車回到村裡,留下十幾斤鯽魚中午吃,其餘的都放進魚塘。
......
“巴掌大的鯽魚,八塊錢一斤,快來買哦。”
手臂痠軟的蕭戰,收了漁具拍了照之後,大聲吆喝起來。
八點多拿到餌料,蕭戰釣到十一點半,收穫兩百多斤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