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唐戰將王玄策 > 第四回:東行路巧遇玄奘 八年後奉命下山

第四回:東行路巧遇玄奘 八年後奉命下山 (第1/2頁)

時間來到了貞觀七年冬月,雖然寒風凜冽,然陽光亦是溫暖。只見在這八百里太行山坳,一條小溪靜靜流淌;一束束暖陽,灑在水面如魚鱗般呈現道道白光,甚是悅目。而在一處不是很高的平地上坐落著一處茅屋宅院,籬笆圍滿居所,各種不知名的草藥晾曬於院子之間;而柿子早已掛滿枝頭,紅彤彤似燈籠一般,煞是鮮豔。一條半結著冰的小溪隨房舍蜿蜒而過,留下東北方的出口,甚是清靜自然。

縱觀院子深處,一小夥子正在一白髮蒼蒼的老者指引之下,勤加習武。只見這年輕人,時而梨花帶雨,時而棍棒飛舞,時而輕點枝頭隨風而起,時而刀槍劍雨甚是威嚴,這一身本事看起來很是不錯。只見老者時而點頭,時而注視,頗有一番滿意之色。

這個小夥子就是本書的主人公王玄策,此時已近弱冠之年。

“好,很好!徒兒,休息一下,你隨為師過來,”說著老者揹著手往後方的茅屋走去。而王玄策借勢而收劍,一溜小跑跟隨其後入了房舍。

老者於正堂坐定,王玄策則矗立於老者之前。只聽老者娓娓而語:“徒兒,你跟隨為師已經七載,這七年來教你讀書習武,今天看來,你的武功已經有些小成;日後勤加練習,必定能夠稱雄武林,為國殺敵立功;也不枉培養你這一程。為師也漸日薄西山,但一腦子智慧與想法,需要流傳於後世找到傳人,故而決定再將畢生之思想韜略講解於你,以流傳後世”。

聽老者如此之說,王玄策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師父,你這是要趕徒兒走嗎?”接著又噙淚說到:“師父七年前於路上收留下我,讓無依無靠的我終於有了一個歸宿,我怎忍就此離開師父呢,請讓徒兒為師父盡忠盡孝!”

老者聽完這些,就囑咐其:“男子漢大丈夫,該當立業的時候,就應該出去闖蕩闖蕩,在這山裡終歸沒有前途,只有建功立業才能完成你該有之使命“!說著就從塌下的方格中取出一鎏金的楠木匣子,這個匣子看起來古樸大方,端莊典雅。老者細緻的開啟木匣,只見裡面有一本頗有年頭的古書,上書五個篆體大字《鬼谷子兵書》。

這位老者不是別人,正是東野老人!

思緒回到七年前的一天。

還記得當時,東野老人離開長安之後,向東而行,後出函谷關,奔河北而來。因為前些年戰亂紛爭不斷,百姓早已流離失所,一個村子竟然十室九空,人煙稀少。好在這兩年休養生息,百姓多多少少又回來了一些,但也已疲憊不堪,生活甚是艱難,故而盜匪四起。這時候經過的一個小村莊,恰巧於昨日又過了一幫土匪,將村子洗劫一空。些微反抗的則被盡數屠殺,看著這一幕,東野老人很是為這些百姓惋惜,只能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這盛世明主李世民身上。

面對著殘破寂靜的小村莊,緩步行走在荒蕪破落之間。突然由遠及近的傳出絲絲木魚聲,沒多久,伴隨著敲擊聲,迎面走出來一個年輕的僧人。這僧人看起來也就二十五六歲,一身土黃色僧衣,手持木魚,身背行李架,足登羅漢鞋。目睹這橫七豎八的死者,忍不住的敲這木魚,念起了超度的金剛經。

隨著僧人的身影漸漸走近,東野老人也停下了腳步,這時候只見這個僧人雙手合十給東野老人施了一禮口吐:阿彌陀佛!伴隨著木魚敲擊的停止,隱隱約約的聽到一孩童的哭泣之音。兩人相識一看,隨著細微的哭聲尋去,竟在一荒蕪房舍旁的麥秸垛邊覓到一十來歲的孩童。

看著餓的不成樣子的孩子,僧人從揹簍裡拿出一個饅頭遞了過去,接這遞過來的饅頭,孩子瞪著大眼望著這二人,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看著稍稍安穩的孩子,東野老人轉而望向了這個僧人,又上下打量一番之後,深深的感覺到這個僧人,有一股似乎不同於其他僧人的堅毅與執著。於是就隨口問到:“不知小師父,從哪裡來,到何處去?”

僧人看著已經漸漸停止哭泣的孩子,就答道:“貧僧原是淨土寺一和尚,這次往西而去,是準備遠赴西域,以求佛法!”

當東野老人聽到這些的時候,很是詫異:“此去西域,足足有上萬裡的路程,小師父真的能堅持下去?”

“路雖遠,行者必至”說著就雙手合十,默唸著阿彌陀佛!

這個僧人不是別人,正是玄奘法師,此刻因為大唐的出關禁令,他只能孤身一人前去西域求法。祈求佛法之根源,重新翻譯,以正華夏佛學思想的統一。聽此番答覆,東野老人也被這個小師父正本溯源的精神所折服!而這個目前只有十來歲的孩子,聽僧人這麼一說:也將玄奘,西域這兩個詞彙,深深的映襯在腦海之中。

說完玄奘,再回過頭來說說這個孩子,這個孩子不是別人,正是王玄策。因為昨日又過土匪,對村莊又是一通打劫,早已失去雙親的他,只能藏身於麥秸垛中。當他在麥秸垛中目睹土匪一幕幕邪惡的罪行時,已經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因為肚子實在過於飢餓,加上又對亡故雙親的思念,忍不住的哭了起來,這一聲哭泣,就引來了恰好路過的二位!

看著這個可憐的孩子,兩個人都動了惻隱之心。鑑於玄奘法師西出陽關,遠赴西域,也是吉凶難料,兩個人一商量,王玄策就跟隨這東野老人繼續東行!相聚總是短暫的,分別總是難捨的,當東野老人和玄奘法師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兩人的背影竟是如此的相似,只是抱負不同罷了。

王玄策隨著東野老人,一路東行,走到了這太行山腹地,原本想雲遊四海的他,此刻也被這美景吸引,因此就在此地定居了下來。轉眼間,七年已經過去了,王玄策早已從那個充滿仇恨的小孩,變成了沉穩的大小夥兒;再加上自己心結的解開,東野老人才願意將兵法傳授於他。以求為天下計,為後來人計。

時光又回到七年後的今天,只聽東野老人對跪在面前的王玄策推心置腹的講到:“話說鳥兒在小的時候都是有母親不停的餵食,當漸漸長大的時候就有母親狠心的將其踢出鳥巢,自行覓食,只有這樣小鳥才會長大,更會成長。而你也終有長大的一天,也終究會有離開為師的時候,這七年來,為師看著你一天天進步,一天天成長甚是欣慰。你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只有學慣古今,才能兼濟天下,青史留名。所以,為師今天就將畢生所學傳授於你,你學成之後,即可下山闖蕩一番事業了。”

最新小說: 魏挽天傾 兵謀天下,我是趙雲我怕誰 大明小財神 大明:我擺爛了,老爹是胡惟庸 夢起出雲 我的祖母武則天 我家世子爺是粘人精 繡衣御史 逆天萌寶:神醫孃親蘇爆了 紅樓大暴君 紅樓之我全都要 權臣家的小嬌寵 大明執棋人 大唐:安西最後一個信使 家父辛棄疾 我靠打鐵招紈絝小將軍為婿 首輔家的農門颯妻 農門肥妻每天都在洗白 家兄朱由校 我在大明養生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