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唐戰將王玄策 > 第二十九回:珈藍寺辯經敗北 利波羯同意參拜(上)

第二十九回:珈藍寺辯經敗北 利波羯同意參拜(上)

的確,正如利波羯的所述,這劫比他國雖說信奉佛教,自其母王在位時期,這佛教在這劫比他國也達到了最鼎盛的階段。而這全國各地的寺院,正以大珈藍寺為尊,統領劫比他國全境所有僧眾。這佛頂骨舍利也在這裡安然供奉,不僅保佑著劫比他國的風調雨順,更沐浴著劫比他國的萬千百姓。

還記得那是五年前的一個春天,在一個和煦的早晨,只見從這遠方來了一個身材魁梧的僧人,年紀看上去也就三十來歲。在今日之前,不曾有人知道他的名號,更不曾有人知道他來自哪裡。只見他身披一件婆羅門教特有的僧袍,手持一根已經被盤索的有這濃厚包漿的紫檀木節仗。邁著健碩的步伐,就來到了大珈藍寺的山門之外。

此時的大珈藍寺,經過這幾年的恢復,雖說沒了這佛頂骨舍利,但是在新任寺主智堅法師的帶領之下,已經恢復到先前的狀態,不僅香火鼎盛,更是深得信眾的擁戴。此時因為剛剛結束早課,不少信眾依舊在這山門之外的廣場上,回味著法師的淳淳教誨。於是,所有人就看到這婆羅門教的僧人,面帶這微笑走了過來。

只見這婆羅門教僧人款款有禮的,走到這智堅法師的面前,施了一禮之後說道:“我乃婆羅門教之僧人,想與法師辯論一番關於這吠陀經之上的一些教義?不知可否賞光”。

這吠陀經,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構成這婆羅門教之基本教義與哲學基礎,猶如這道教的道德經,儒教的論語,***教的聖經。每一個宗教都有每一個宗教的特點,更有每一個宗教的基本教義,而這吠陀經形成於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當時完本的最低時間,已經有了一千六百年的歷史,這本經典完全就是透過實踐檢驗出來的真理,透過這大浪淘沙遺留下來古印度之精華。

而佛教則是起源於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前文已經說過,這佛教源自於婆羅門教,因此他的基本教義也離不開這吠陀經,但是佛教僅僅只是篩選出來了一部分吠陀經上的內容,加以擴充套件,加以變通,進而就形成了佛教。換言之,最基本之差別就是:佛教也信奉這吠陀經,但是不全信;而這婆羅門教則是信奉這吠陀經之全部。

於是,這兩派辯論的觀點,大部分都是從這吠陀經,衍生出去的教義作為辯論的論題。這麼多年以來,這兩派各有所長,不是你站了上峰,就是我站了上峰;此消彼長,不管誰佔了上峰,另一派必定沒落。

雖說辯論的歷史是這樣傳承的。但是請記住,從這個人開始,這辯論之結果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身披婆羅門教袈裟,手持紫檀木節仗的婆羅門教僧人,就是鳩摩利羅。從他開始以後的梵釋之辯論,雖說仍舊以吠陀經為主。可是,正是因為有他這個起點,才在這一百多年之後,婆羅門教出現了一位奇才商竭羅,從宏觀之角度,透過辯論的形式,讓佛教從五印度大地之上,徹底消失。

商竭羅最根本的觀點就是,他認為最高真實的梵是:宇宙萬有的始基,也是萬物的依靠。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從梵中產生出來的。梵不僅是統一的,更是永恆的和純淨的。它不具有任何差別、內外之分,也不具有任何屬性、運動之變化。梵既超越於主觀與客觀,也超越於時間、空間、實體性、因果等等的經驗範疇,它是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不可說、不可思議的一種絕對實在。

同時這商羯羅也認為梵本身是沒有任何屬性的精神實體,但是一般俗人從下智去看它,給它附上了種種屬性,如全知、全能等等。這樣就變成一個是上梵,即無屬性、無差別、無制限;另一個是下梵,即有限止的、有差別的併為屬性所限的。上梵是非經驗的或非現象的,下梵則是經驗的或現象的,是主觀化了的上梵。

商羯羅認為,下梵或受無明所限制的梵即神(自在天)、個體靈魂(個我)和世界。世界是梵用魔力——摩耶創造出來的,摩耶是轉變為現象界名色(精神和物質)的根源,是現象界的種子。摩耶是一種無明(無知)或虛妄認識。梵轉變為世界是一種幻現的轉變。從因果關係上看,在這種轉變中,因假象地和非真實地轉化成了果,其本性是不變的。例如有人把繩看成了蛇,這是一種假象,繩的本性在任何時候都不會變成蛇。

雖說如此,但是正是因為他對於梵和世界的解釋是客觀唯心主義的,他運用推理方法從梵推演出個體靈魂和世界,他的梵不過是人類認識的一種變種,一種被誇大和絕對化了的人的理性。

這個梵融合了印度中世紀各個地區印度教中各個派別所崇拜的實體、神和神靈。他想在封建分裂的狀態下給印度人民制訂一個統一的信仰形式和社會生活方式,藉以擺脫由於內訌、政治分裂、種姓、種族和宗教對立而引起的危機。

當然,他做到了,也最終將佛教擊敗,可能正是因為這種因果迴圈,讓佛教在異域大地之上開花結果,也不能不說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再回過頭來說著鳩摩利羅,正是因為這五印度大地,不管在什麼時候,向來都有這辯經的傳統。既然當著這麼多信眾的面,他敢挑戰自己,這智堅法師也不能甘落人後,於是,就微笑著回了一禮,答應了這鳩摩利羅的要求。

兩個人就這樣準備開始這唇槍舌劍的辯論。其實他們的辯論觀點很是明確,就是在解決痛苦的問題之上。我們可以假設一下,人生有太多的痛苦了,有的痛苦是我們沒有辦法解決的。當我們面對這一問題的時候,也時常的告誡自己,與其沒辦法解決,還不如淡化了痛苦為好……

這是我們自己告誡自己的,而佛陀面對這一問題是如何解決的呢:佛陀注重的是修心的過程,常常不是主動的改變外面的世界。所有人都知道,面對無法決絕的難題之時,都是痛苦的,這時候佛陀這樣說道: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包括痛苦,都是不真實的,這就是所謂的空相。

編者說:商羯羅,婆羅門教一代高僧,世間奇才~

&nbsp本章完

最新小說: 網遊之這貨不是騎士 [排球少年]三胞胎 原神:一覺醒來兩千年白幹 如何在滅族之夜活下來 單騎往天下 七零小說邊緣人的日常生活 三春雁 主母重生要和離,禁慾權臣他慌了 六零女配賺錢攻略 鄉間小飯館[美食] 獸世龍夫纏上來:我生了個龍蛋 軍屬院來了個新媳婦,軍長天天哄 前世是公公白月光的替身 回到1970開局要分家 在戀綜只想贏是種什麼體驗 大佬破産後,被惡毒女配養富了 女配她是大魔王(快穿) 康熙的廢妃翻身記 快穿:宿主她暴力反差 滿級大佬在七零,主打不服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