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唐戰將王玄策 > 第二十九回:珈藍寺辯經敗北 利波羯同意參拜(下)

第二十九回:珈藍寺辯經敗北 利波羯同意參拜(下)

因此,當得到這一番開釋之後,我們的痛苦是減輕了,雖然沒有解決本質上的問題,但是透過自我安慰,畢竟減輕痛苦。當然,在部分教義上面,佛陀也認為痛苦是可以隨緣顯現的,理論上可以解決。不過最主要的就是,佛陀將萬事萬物都看做不真實的,包括痛苦,所以,既然痛苦不真實,那就沒有必要解決。而正是因為這份不真實,才有了後來的商竭羅之事。

於是,只聽這鳩摩利羅從這吠陀經上的主旨說道:“每個人都有痛苦,這樣的人生才會精彩,只有與痛苦搏鬥,人生才會更加的堅強,更加的精彩,而佛陀告誡我們要順其自然,這樣豈不是讓人生黯然失色,與其空想,還不如搏一把,即使依舊痛苦,但是沒有遺憾,沒有後悔……”

這個論斷,說白了,就是說與做的問題。面對痛苦,一個講究放下,講究順其自然;另一派主張搏上一把,透過努力如若能夠改變,自然也就變得坦蕩,如若不能夠改變,自然也沒有後悔……

其實,在我們現在人看來,這沒有什麼問題,只要我盡最大努力了,我就不會悔。這句話每個人都會說,也會做,更是對自己的心理安慰。可是在這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當時,面對這一場隆重的辯論……每個人都知道這意味這什麼。

如若從實際之上不能夠將他駁倒,那麼按照以前的慣例,這大珈藍寺可是要就此閉門授課了。所以,這智堅法師以及不少這大珈藍寺的僧眾,當著所有信眾的面,都在苦思冥想這這樣的問題,的確,在以前的教義之中,對這個問題講解的實在是太少了。

面對著鳩摩利羅從實際中提出的這個問題,智堅法師也感覺到要比自己這種順其自然的方法更為妥當。如若面對痛苦,一切都是虛的,一切都放下了,那麼世界上那還有那麼多精彩,那還有那麼多發展。只有在痛苦之中,搏鬥一番,成功了固然好,失敗了也不後悔。

他腦海中不時的翻閱著佛教的諸多典籍,可是,在這個虛空的世界,在這個不真實的世界中,他真的很難找到能夠應對下來的答案……

而此時的鳩摩利羅,這個只有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就這樣端端正正的坐在他對面的蒲團之上,用謎一般的微笑,望著他。這份微笑之中充斥這對生活的自信,對人生的坦然,顯然已經頓悟了生活的真諦……

這種微笑不僅讓其膽寒,更讓其心服口服。畢竟技不如人。於是這一代高僧就這樣底下了高貴的頭顱,向著鳩摩利羅承認了失敗……

高僧大德之間的這種辯論,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只有這辨倒與不辯倒之分,只有這個簡單的哲理上的故事。這一幕,不僅僅在這出現,更在這七世紀的五印度大地上時常出現。不管是佛教,還是婆羅門教,兩個宗教僧人之間,只要是得道的法師,只要沒有走入邪道,自然都信奉這種方式,既簡單,又不失文雅。

事不論不清,理不辯不明;當把所有心頭的疑惑,都弄明白,弄清楚,誰對誰錯自然也就躍然指尖。很少出現暴力,很少出現殺戮,就是這種辯經的基本方式。

當然,面對著敗下陣來的智堅法師。剛剛上完早課的這些信眾們,面對這一論斷的不能夠解決,已有一部分人帶著失落之情離去,也有一部分人則依舊在苦思冥想這解決這個問題,當然還有一部分人,不由得留下了不捨的淚水……

這一幕幕的場景,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更是對這份哲理所代表的深刻含義的最後解答。智堅法師敗了!

此刻不少信眾落下了淚水,他們是痛苦的;很想像鳩摩利羅說的那樣,在努力一把,博上一搏,可是如何搏呢?因為他們自知無法辨倒,說出來也是白搭,此刻他們心中都留下了甚多的痛苦。可是又能如何,到頭來,不只能按照這佛教的教義,將這一幕,當做一場夢,既然是空的,是虛的,那就沒必要再繼續痛苦下去了……

可是,實際情況又在這裡放著,人終究是改變不了這已經發生的事情。如若在努力改變,搏上一把,這不又成婆羅門教之觀點了嗎,於是他們也是充滿了無奈與矛盾……

自此以後,這大珈藍寺,面對著人生的根本性問題,不敵這婆羅門教,所以只能夠自此低沉下去,閉門授課,而不少信眾,也自此漸漸的遠離了這大珈藍寺。

至今日,經過這幾年的變遷,這大珈藍寺裡面的僧眾已經走了十之有六,而信眾的基礎也日漸喪失。

話再說回來,當利波羯聽聞王玄策等人準備觀瞻這大珈藍寺之時。轉念一想,這大珈藍寺畢竟也是一千年佛剎,雖說現在已經遠不如前,有礙國家之氣象,但是他們畢竟提出來了,雖說如此,這也是我劫比他國目前最好的佛寺,於是也就將這具體情況如實相告了他們。接著又說道:“這倒是沒什麼大問題,只要王長史不嫌棄這大珈藍寺已經遠不如以前就好”。

聽得他的這番準確答覆之後,王玄策等人,自然也是沒有其他的意見,雖說這大珈藍寺已經沒落,但是隻要還有佛教遺存,還是佛家的地方就已足矣。

於是,這談話就在這樣歡樂祥和的氛圍中開始與結束。看著天色已經變晚,王玄策就在這利波羯的盛情邀請之下,參加了這隆重的歡迎宴會。

潮起潮落,花謝花開,梵釋之間多少起起落落,其實也都在先前被註定了。而且這種非暴力的運動,在印度由來已有,這種公開辯經的場合追求的就是一個理,你只要站理,只要說的對,自然就會有人聽你的,透過理性來征服對方,透過公開的辯論來打垮對方,在印度中世紀以前的歷史之中,時常湧現。走進現代社會,聖雄甘地,不真是將這種非暴力運動發展到了頂點嗎……

不論這婆羅門教與印度教的好壞,只要任何一種宗教,在某一個地方能夠生存下去,他必然是有他的優勢,所以,我們這本書談論的,沒有貶低佛教,也沒有貶低婆羅門教的意思,僅僅只是從辯論的角度來討論……

編者說:這一節看明白了印度靜坐示威的緣由了嗎

&nbsp本章完

最新小說: 我的師兄有點懸 劉備:我的兄弟叫武二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 假太監,我替皇帝管理後宮 1840印第安重生 印第安人要逆天 大明:開局朱元璋拜我為師! 我的意呆利 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 紅樓之莫等閒 穿書後靠可愛拯救黑化男配 不宋 大捷 女主都和白月光he 團寵廚娘又美又颯 系統您在教我做事 福運崽崽三歲半,寵我的全都是大佬 風蝕黃沙 鬥靈劍神 儒戰